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棉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棉花

(二)棉花

棉花的价格按皮棉计算 (下面记述的是代表等级价格, 1971年及以前是7/8英寸5级细绒棉, 1972年及以后是3级27毫米), 1950—1954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每年下达粮棉比价指示,一般年份的棉粮比价为1:8, 由贸易部布置具体价格。1950年, 上海郊区每50千克 (下同) 棉花, 年度平均价为88.11元, 当时市场棉价不断波动, 国家采取吞吐棉花来调节价格。1951年, 贸易部规定上海市新棉收购价为95元, 以后逐步有所下降, 到1963年降为92元。
1972年, 棉花实行新的标准, 同时适当提高收购价格。上海市新标准3级27毫米皮棉收购价为105.2元, 但由于等级的变动, 实际提价3.5%。由于棉花价格长期偏低, 从1978年起, 收购价格连续3年提高。1978年为115元, 1979年为132.5元, 1980年为145.8元。并从1979年起, 以1976—1978年平均收购量为基数, 实行超购加价30%。
1989年, 改按基数加价为固定加价, 3级27毫米代表等级皮棉每50千克加价30.62元, 且并入收购价格, 同时将收购价提高为236.42元。1990年又提高为300元。1991年再提高为330元。1994年, 国家下达的收购价提高到500元, 上海市将原由中央财政负担的补贴给纺织企业的30.62元加价数和14元奖售物资差价合计为44.62元, 把其中的44元作为价外奖励。
1995年收购价再提高到700元。1996年收购价也为700元。

☚ (一)粮食   (三) 油菜籽 ☛

(二)棉花

(二)棉花

考古发现,吐鲁番至南疆一带,公元1—5世纪已比较广泛植棉。全疆1949年种植棉花3.34万公顷,总产0.51万吨。1978年种植15.04万公顷,总产5.5万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党委、政府大力倡导、支持棉花生产,国家多次调高棉花收购价格,1988年国家决定加大投入,把新疆逐步建成国家级棉花商品生产基地,在科学技术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使新疆棉花生产迅速发展。1986年总产量突破20万吨,1990年跃过40万吨,1995年增至93.5万吨。新疆棉花产量,1978年占全国的2.54%,居第13位,1995年占到全国的19.9%,跃居第1位。1985年亩产量50公斤,1990年攀上72公斤,1995年达到84公斤,比全国59公斤高42.3%,居第2位。1978年人均占有棉花是4.5公斤,为全国2.3公斤的近2倍,1995年达到56.8公斤,为全国4公斤的14.2倍。1995年,新疆棉花总产量最多的3个县,依次为莎车县(43 285吨)、阿瓦提县(39 405吨)、巴楚县(37 098吨);亩产量过百公斤的有9个县,其中前3名是阿瓦提县(119公斤)、沙雅县(117公斤)、麦盖提县(113公斤)。见表6-2-3。
新疆的棉花以陆地棉为主,同时,还种有一部分长绒棉,是全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新疆1953年试种长绒棉,在吐鲁番地区和农一师沙井子垦区取得成功。全区1955年种植长绒棉0.01万公顷,总产0.04万吨。1990年达到6.27万公顷、5.65万吨,分别占棉花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4.4%与12.05%。近几年因生产经济效益比较低(与陆地棉的比价由1990年的1.6∶1降为1.2∶1),1995年种植面积减至0.84万公顷,产量降为1.13万吨,分别占棉花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13%和1.21%。

表6-2-3 棉花生产情况

年份面积
(万公顷)
长绒棉亩产量
(公斤)
长绒棉总产量
(万吨)
长绒棉
1949
1952
1957
3.34
6.51
11.21
 10
14
22
 0.51
1.31
3.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78
10.41
15.90
15.51
14.77
15.04
0.48
1.71
1.06
1.37
2.91
16
31.9
27.7
21
15.5
26
26.5
18.9
2.51
7.59
6.46
4.67
5.50
0.11
0.67
0.42
0.87
1.19
1980
1985
1990
1994
1995
18.19
25.35
43.55
74.98
74.29
3.85
2.63
6.27
0.98
0.84
29
49.4
71.8
78.4
84
30.1
45.4
60.1
85.85
90
7.92
18.78
46.89
88.21
93.50
1.74
1.79
5.65
1.26
1.13

新疆棉花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1990年新疆棉花品级平均为1.38级,而全国平均为1.97级,其中一级棉占77.63%,比全国多25.22个百分点;纤维长度平均29.03毫米,比全国平均多0.04毫米,其中29毫米以上的占98.75%,比全国平均数高出11.09个百分点。吐鲁番盆地所产长绒棉可达37毫米。
☚ (一)粮食作物   (三)油料 ☛

(二)棉花

(二)棉花

从1985年起,根据中央文件精神,自治区决定取消棉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将定购指标逐项下达到各植棉户和生产单位,并签订定购合同。自治区确定棉花的购销政策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棉花,允许农民上市销售,棉花经营部门参与市场调节。在销售调拨上,执行国家统一计划。棉花出口业务,则由外贸部门统一管理。1992年,自治区对棉花购销办法作了部分调整,扩大了各地留成棉比重,由当地自行销售。1994年,根据中央决定棉花实行“三不放开”,即,不放开价格,不放开市场,不放开经营,由国家对棉花实行统一计划管理。

☚ (一)粮油   (三)畜产品 ☛

(二)棉花

(二)棉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支持国家纺织工业的发展,河北省农村广大农民在口粮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不放松棉花生产。全省农村自 1949年到1996年,共生产皮棉1 426.65万吨,其中上交国家1 294.56万吨,占总产量的91%。其中1950—1965年16年中,全省平均每年播种棉花90.6万公顷,累计生产棉花350.95万吨,上交棉花330.5万吨,棉花产量占45年总产量的25%,上交国家棉花数量占45年总上交量的25.6%; 1966—1981年间,平均每年播种棉花56.37万公顷,累计生产皮棉287万吨,上交259.3万吨; 1982—1996年之间,除1993年和1996年外,每年棉花播种面积都在66.67万公顷以上,多年平均播种棉花78.95万公顷,累计生产皮棉777.81万吨,上交国家741.76万吨,占总产量的95.4%。其中1983—1991年,是历史上河北省棉花生产最好的时期,9年累计生产棉花587.5万吨,平均每年生产65.28万吨,是1949—1996年年均棉花产量的2.2倍,同期上交棉花575.08万吨,平均每年上交63.93万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平均每年棉花上交量的2.28倍。棉花生产的发展,不仅满足了民用、军需,而且有力支持了轻纺工业和外贸出口的发展。

☚ (一)粮食   (三)油料 ☛
000253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