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挫折、调整时期(1958—1965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挫折、调整时期(1958—1965年) (二)挫折、调整时期(1958—1965年)1958—1960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伴随着农村所有制的急剧变革,打乱了大牲畜和羊群原来的所有制,原来属于农业生产合作社所有的耕牛、羊群被收归人民公社所有,尚未折价入社的所有大牲畜亦折价归公社所有,实行集中饲养、集体放牧、统一使役。猪实行公养为主的方针,大办“万头养猪场”等。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加之饲料不足,厩舍不好,使役过重,管理不善,使畜牧业遭到严重损失,到1960年末,大牲畜下降到465万头,比1957年减少12.5%,生猪存栏下降到552万头,减少14.9%,出栏率仅27.2%,平均头重仅41.5千克,城镇肉食实行低水平的定量供应。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下降了4.7个百分点。山绵羊比1957年略有增加,但3年仅增5.6%。 ☚ (一)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7年)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