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脱脱不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脱脱不花1422?—1452亦称“不花王”、“普化可汗”、“达达可汗”。简称“脱脱”。亦称岱总汗,一作太松汗,均为“太宗”一称的讹传。明代蒙古可汗。元裔阿寨台吉的长子。因被瓦剌部首领脱懽、也先父子拥立和控制,故明人也称之为瓦剌可汗。初与脱懽合作, 于宣德九年(1434)大败东蒙古太师阿鲁台。正统三年(1438)又与脱懽攻杀阿鲁台所拥立的阿岱汗。同年被脱懽立为可汗,一说为正统四年即汗位(《蒙古源流》), 又说为宣德八年登基(据《李朝实录·世宗》推算)。领有阿鲁台属众,驻牧于呼伦贝尔地区,势及兀良哈三卫,后又攻略辽东及女真各部。正统四年脱懽卒, 子也先继称太师淮王。为摆脱也先控制, 恢复汗权,单独与明朝保持通贡互市关系,劝阻也先南下攻明, 拒立也先姊(汗后妻)子为太子,君臣关系恶化,兵戎相见。景泰二年(1451)在喀喇沁等部支持下, 击败也先,后因其弟阿噶巴尔济叛投也先,致兵败逃入兀良哈。次年被前妻之父沙不丹(彻不登)杀害。一说于景泰二年为也先击杀。 脱脱不花1422?—1452明代蒙古可汗。又作不花王、普化可汗、达达可汗,或简称脱脱。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长子。早年随父居东蒙古(鞑靼部)。曾娶兀良哈属部郭尔罗斯首领沙不丹(彻卜登)女为妻,生摩伦台吉。后因妻与部下私通,遂伤其耳鼻后休归娘家,故与沙不丹结仇。宣德(1426—1435)间,与其弟阿噶巴尔济等叛离鞑靼部,与瓦剌领主脱欢合作,娶其女,共同对抗鞑靼部的阿鲁台及阿岱汗。宣德九年(1434),大败阿鲁台。正统三年(1438),攻杀阿岱汗。同年(一说次年),被脱欢立为可汗,号岱总汗(一作太松汗,均为“太宗”的异译)。接管阿鲁台属众,驻牧于东部蒙古,势及兀良哈3卫,时入辽东并攻略女真诸部。四年,脱欢卒,子也先继称太师淮王,欲谋取汗位,君臣失和。为摆脱也先控制,恢复汗权,拒立脱欢女(也先姊)所生子为太子,单独与明朝通贡互市,不同意南下攻明。土木之变后,受明朝挑拨,也先疑其与明朝勾结,关系急剧恶化,兵戈相向。景泰二年(1451),在喀喇沁等部支持下,击败也先。后因弟阿噶巴尔济中瓦剌离间计,叛投也先,致兵败,逃入兀良哈。次年,被沙不丹以积怨杀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