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脱肛针灸治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脱肛针灸治法

脱肛针灸治法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各层或直肠粘膜,甚至乙状结肠下段向外翻出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又名 “截肠”,现代称直肠脱垂。主要因禀赋不足,加之久泻不止,或长期便秘,或顽固咳嗽而导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肛门松弛所致,常见于体虚的小儿和老人。初起时仅限于排便过程,便后自行回缩;病延日久,脱出较长,只有用手才能推回;严重者起立、咳嗽或行走时即脱出,呈胀坠感或有少量鲜血、粘液渗出,甚者局部紫赤、肿痛,乃至糜烂。针灸治疗脱肛,早期效果显著。对反复发作,局部感染溃烂者,应配合药物治疗。
通治法 以益气升阳为主。选督脉和足阳明等经穴和背俞穴,如百会、脾俞、肾俞、大肠俞、命门、长强和足三里等,每次2~3穴。以毫针行补法,并配合灸法,隔日或每日治疗一次,10~12次为一疗程。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
虚证 发病缓慢,初起时较轻,日后逐渐加重,面色萎黄,神疲力乏,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濡细。治宜益气升阳固脱。选督脉、任脉和足太阳、足阳明等经穴,如百会、气海、长强、神阙、足三里和承山等,每次2~3穴。用毫针行补法,并兼施灸法,神阙穴单用灸法。
实证 多见于痢疾急性期或痔疾合并感染时,便前自觉肛门坠胀,便意频急,以求通便为快而努责不遗余力,于是迫使直肠脱垂,并伴有局部红肿、灼热或疼痛等证。治宜清泄湿热。选督脉、足阳明、手阳明和足太阳等经穴,如长强、大肠俞、天枢、曲池和足三里等,每次2~3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0分钟左右,每日治疗1~2次,一般不用灸法。其它治法
电针法 选长强、命门、次髎、大肠俞、承山和委中等穴,以中等针感通电20~30分钟,脉冲波或声电波均可。如排便次数偏多或不规则者,可加天枢和足三里穴。每日配合三次坐浴或便后坐浴。
挑刺法 在第3腰椎与第2骶椎之间的旁开1.0~1.5的纵线上,任选一点进行挑刺;挑刺可用三棱针,刺入穴点后纵行挑破0.2~0.3cm的皮肤,再挑断皮下纤维数根。一般每周挑治一次,7次为一疗程。挑刺法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 便秘针灸治法   积聚针灸治法 ☛
000017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