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图书发行
农村的图书发行,70年代前,郊区基本上是以新华书店为主,以设在主要集镇上的34个门市部为基地,由书店发行员下乡流动供应,采取重点书和新书增订,缺书代办,配合学校开学和各种会议以及节日和集镇庙会期间设摊供应图书。
改革开放以来,书店网点和供销社售书店增加,并陆续出现了一批集体、个体书店、书摊、书贩,形成了一个以国有新华书店为主,农村供销社售书店为辅,集体、个体书店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的图书发行网络。到1992年,新华书店供应网点增加到32个,供销社代销网点增加到200个,营业面积增加到6 000平方米。图书仓库条件改善,运载图书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机动三轮车发展到大卡车、小客车。图书发行销售额成倍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从1979—1992年,累计发行各类图书39 940万册,营业额2.7亿元,人均购书50元、80册。南汇县新华书店被评为全国农村图书发行先进单位,受到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