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 包干分配阶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 包干分配阶段 (二) 包干分配阶段在包产到组、到劳、到户的地方,依然保留着集体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生产队在经济上仍处于主体地位;包干到户(也叫“大包干”)则不同。正如中共中央1982年1号文件指出的,实行包干到户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并使用土地、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包干到户在全国大面积推开,由于这种责任制具有“责任明确,方法简便,利益直接”的优点,因而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但在北京郊区,却引起很大争论。一是一些人把包干到户误解为分田单干,认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二是担心集体财产和设施受到破坏;三是害怕平均分地损害已经形成的专业分工。1982年2月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给市委的报告中曾经提出,郊区“不搞放弃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包干到户”。1982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对大兴县石佛寺大队(劳动日值只有5分钱,人称“冰棍队”)抵制包干到户的问题做了批示,指出:“北京郊区还有一些干部对责任制不通,甚至以各种借口来抵制,这一定要教育过来。” ☚ (一) 联产计酬阶段 (三) 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