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农村群众体育活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农村群众体育活动 (二)农村群众体育活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群众对体育活动认识的不断提高, 农民群众利用节假日、墟场、农闲日等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已趋向经常化。武术、舞龙 (狮)、龙舟三大传统的群众体育项目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 规模越来越大。80年代后期以来, 民间习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上至老者, 下至幼童, 都对武术健身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享有 “武术之乡”美誉的新化县西河镇早在80年代初, 各村就成立了业余武术队, 经常参加武术活动的村民高达50%。该镇1995年9月举办的民间武术特技表演赛, 参赛选手580人, 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 最小的仅5岁, 妇女36人。表演项目有梅山庄少林连环拳、三十六操、新南拳、硬气功等系列梅山武功,使用了刀、棍、石锁、鞭、流星等30多种武术器械。武术运动的普及, 使武术水平大大提高。据统计, 1990年以来, 在全国武术比赛中, 武术馆校代表湖南省参赛, 共获得单项前3名的就有100多人次。自1984年将每年端午节定为湖南省农民体育节后, 每逢体育节, 全省各地农村都有各种规模的龙舟竞渡活动, 很多乡镇组织的龙舟赛, 参赛龙舟多在20艘以上, 比赛时锣鼓齐鸣, 彩旗招展, 万众欢腾, 场面颇为壮观。据省龙舟协会统计, 1995年湖南省龙舟通讯赛, 全省参赛龙舟达2.3万多艘, 参赛群众36万多人。舞龙运动在湖南也有着久远而优良的传统, 深受农民群众喜爱, 成为广大农民在春节、元宵等节日表达喜悦心情的常用方式。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 湖南的舞龙不仅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普及, 而且舞龙运动水平也显著提高, 并开始蜚声国内和国际。1988年, 衡阳县台源镇舞龙队参加北京第一届国际旅游年舞龙比赛获得三等奖; 1996年5月,衡阳市郊区湘江乡高兴村舞龙队代表中国参加第三届舞龙邀请赛, 荣获冠军; 1996年10月, 望城县坪塘镇三环舞龙队代表湖南省在全国第三届农运会上夺得自选套路第一名。 ☚ (一)体育组织及体育设施 (三)省内农民体育竞赛 ☛ (二)农村群众体育活动 (二)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山东省各级农村体育组织,不断加强农民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50年代,党在广大农村推行了劳动卫国制度❶,推动农民开展了各种健康有益的民间体育活动和现代体育活动。据63个县和3个县郊区的不完全统计,1957年,有6万多人参加武术、摔跤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1958年,高唐县被评为全国“农村体育活动”红旗。 ☚ (一)体育组织及体育设施 (三)参加全国比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