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产销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产销管理

(二)产销管理

50年代前期,上海蔬菜产销由市场供求关系调节,受价值规律支配。菜农自由种植和上市,私营蔬菜地货行负责集散,菜农、商贩、市民自由买卖。供销合作社蔬菜经理部收购代销部分,占郊区总上市量的20%左右,起调节供求、平抑菜价的作用。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逐步增加蔬菜计划生产、上市和收购、销售的比重。1956年初,菜区全面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市蔬菜公司正式成立后,蔬菜产销实行“大计划、小自由” 的计划管理。主要品种下达种植面积计划, 15%种植面积的花色品种实行自由种植。主要品种由市蔬菜公司和高级社签订产销合同, 规定上市的品种、数量、质量、时间和最低保护价, 上市产品进入购销站由零售菜场选购, 在规定的最高最低价格范围内议价成交, 销不掉部分由蔬菜公司按最低保护价收购。花色品种和见新落令蔬菜, 实行自由上市, 产销直接见面, 价格上下浮动。
1959年起, 在蔬菜供求紧张情况下,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对蔬菜生产实行计划生产、计划上市、统购包销, 对菜场销售蔬菜实行计划分配。蔬菜购销价格也按计划管住总水平, 在此前提下由市蔬菜公司确定并执行日常的收购价格和零售价格。1963年后一段时间内, 在坚持计划生产、计划上市原则下,恢复进场交易、产销见面、自由选购的具体做法, 曾对丰富上市品种, 提高蔬菜质量起积极作用。从1968年11月起, 又全部实行统购包销, 重新出现品种不多、质量下降、数量难以调节等问题。1977年后, 恢复实行由市农业局下达年度蔬菜分品种生产计划, 由市蔬菜公司同菜区社队签订产销合同、进场交易、菜场选购的产销管理办法, 蔬菜的生产和供应明显好转。但因计划管理、统购包销体制未得到根本改变,对搞活蔬菜产销仍有束缚。
1985年初,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改革蔬菜产销管理体制, 将计划生产、统购包销改为 “大管小活, 合同定购”, 简称 “管八放二” 办法。从1988年起, 又进一步扩大放开比重, 实行“管七放三” 办法。这样改革产销管理后, 蔬菜生产和上市数量基本稳定, 品种结构有所改善, 市场供应情况较好。
从1991年11月起, 进一步深化改革, 实行“放、管、建”相结合。放, 是基本放开生产品种,农业部门每年只下达冬、春、秋三播的指导性生产计划, 放开零售经营, 放开购销价格。管, 是对产销的总体政策、常年菜地面积、蔬菜生产和供应总量、批发流通体制及淡季、节日蔬菜供应的数量和价格加强管理。建, 是加强蔬菜生产基地、批发交易市场和蔬菜零售市场的建设, 建立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实践结果, 蔬菜产销更趋活跃, 生产相对稳定, 供求基本平衡, 上市品种增多, 质量不断提高。

☚ (一)行政管理   (三) 政策 ☛
000095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