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铅读音·ian(ˊ),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与专切,平,仙韵。 上一条: 沿 下一条: 鉛 铅读音q·ian(-),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与专切,平,仙韵。 上一条: 掔 下一条: 鉛 铅〔qian〕 yanl. ![]() ![]() ![]() 铅鉛*鈆qiān❶金属元素,青灰色,有毒,可以制造保险丝、蓄电池、防腐材料等。 铅❶金属元素,符号Pb。青灰色,质地软,熔点低。用于制造蓄电池和铸造铅字等:~粉︱~条︱~版︱~印︱~球。 铅qiān❶ 金属元素,化学符号Pb,银灰色,质地软,分量重,易氧化。 铅yán地名用字,铅山,在江西。 铅qian铅版 铅笔 铅锤 铅丹 铅粉 铅华 铅黄 铅矿 铅灰铅驽 铅线 铅球 铅丝 铅素 铅糖 铅条 铅印 铅油 铅浴 铅直 铅字 笔铅 苍铅 铅笔柏 铅笔画 铅笔套 铅笔芯 铅玻璃铅垂线 铅合金 铅活字 铅中(zhong)毒 铅版印刷 自动铅笔 铅(一)qiān (二)yán【辨形】 右上是𠘧,不是几。 10画。形声。 铅qiān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五金礦產部 > 五金 > 鉛 鉛 qiān 金屬名。青白色。先秦已見。《史記·刺客列傳》:“高渐離乃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朴秦皇帝,不中。”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四:“藥物秘海嶽,採鉛青溪濱。”《格致鏡原·珍寳三》引《寳藏論》:“鉛有數種,波斯鉛,堅白,爲第一;草節鉛,出犍,爲銀之精也;銜銀鉛,銀坑中之鉛,内含五色;上饒樂平鉛次之,負版鉛,鐵苗也……雅州釣脚鉛,形如皂莢,大如蝌蚪子,黑色,生沙中。” 铅【同义】总目录 铅青金黑锡 铅铅qiān一种金属。《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乃以~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筑:竹制乐器。)特指铅粉。古代用作搽脸的化妆品。《文心雕龙·情采》:“~黛所以饰容。”也用来校点书文。韩愈《秋怀诗》之七:“不如觑文字,丹~事点勘。” 铅*鉛C7A6 铅 铅铅(~精) 青金 黑金 黑钖 金公水中金 ☚ 各种金属 锡 ☛ 各种金属 各种金属贵金属:金 银 铂 铑 铱 钯 锇 ☚ 金属 铅 ☛ 笔 笔笔(~头;~锋;~舌;~杆;~套;~心;墨~;排~;彩~;画~;朱~;钢~;水~;金~;铅~;炭~;蜡~;~杆子;圆子~) 另见:墨 书写 写字 写画 ☚ 笔 毛笔 ☛ 铅外观呈蓝灰色,是重金属中最软的金属(莫氏硬度为1.5)。元素符号为Pb,原子量为207.21,密度为11.34g/cm3,熔点为327.4℃,沸点为1740℃。具有耐腐蚀性好,不溶于硫酸;能与其他许多金属形成合金,能吸收放射性射线等特性。公元前3000年,人类已会熔炼铅。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用铅铸造货币。19世纪初,世界铅的年产量2.2万 t。20世纪末,世界铅的年产量与消费量接近600万 t。铅被大量用于制造蓄电池,电缆包皮和熔断保险丝,用作化学与冶金设备的防腐衬里,原子能工业的防射线材料等。自然界中铅与锌多共生,采出的铅锌硫化矿石需经选矿提纯为铅精矿(含铅60%~70%)、锌精矿或铅锌混合精矿再进行冶炼。 铅 铅qian第六周期Ⅳ族元素,符号Pb。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被人类发现,人们用木炭还原方铅矿PbS炼出铅,其英文名称沿袭古英文字lead,元素符号Pb来自罗马人对铅的称呼。铅在地壳中质量含量为1.6×10-3%,常见的矿物是方铅矿和白铅矿PbCO3。铅是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熔点为327.502℃,沸点为 1740℃,相对密度为 11.3437,莫氏硬度为1.5,质柔软,抗张强度小,延性弱,展性强。因密度大,高能辐射几乎不能通过,铅板可用来防护X射线、Y射线等辐射。铅在空气中迅速氧化,表面形成一层碱式碳酸铅薄膜保护层,使铅不致被进 一步氧化。铅难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而溶于硝酸、有机酸,尤其是醋酸和碱液。铅具有两性,既能形成高铅酸的金属盐,又能形成其他酸的铅盐。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铅,加热时铅与氧、硫、氯均能起反应。在化合物中铅常以+Ⅱ和Ⅳ氧化态存在,一般铅 (Ⅳ) 化合物不稳定,二氧化铅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四氯化铅具有较强的水解性。铅 (Ⅱ) 化合物是常见的,如二氯化铅,具有还原性。铅和铅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汽车排出的烟气中就含有铅的化合物 (来自四乙基铅),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之一。家用涂料禁用含铅化合物,以防儿童吸入中毒。铅主要用做蓄电池栅板、焊剂、重型结构减震器、铅字合金、管系及电缆包皮等。铅可由铅矿煅烧成氧化铅后再用铁或碳还原来制取。 ☚ 硫化锡 二氧化铅 ☛ 铅 铅Qian第82号化学元素,符号Pb,相对原子质量207.2。铅在地壳的含量并不高,约1.6×10-3%,但由于容易冶炼,在公元前3000年,人类就开始使用铅了。 ☚ 锌 锡 ☛ 铅鈆qiān❶金属元素,符号Pb,青灰色,质软,有延展性,易氧化,耐腐蚀。铅的主要用途是制造合金、蓄电池、电缆外皮等。 铅qiān《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铅(252)。药名。 铅 铅铅(Pb),蓝灰色金属。比重11.34。熔点327℃。沸点1740℃。加热至400~500℃有大量铅蒸气逸出,铅蒸气在空气中可迅速氧化为氧化亚铅(Pb2O),并凝集为烟尘。随着熔铅温度升高,逐步产生氧化铅 (密陀僧,PbO)、三氧化二铅 (黄丹,Pb2O3 )、四氧化三铅 (红丹,Pb3O4)。除氧化铅外,所有铅的氧化物,在高温下都不稳定,可分解为PbO和O2。铅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工业上用途多。随着工业污染,食物、土壤和饮水中均含有微量铅,汽车废气中铅又可污染城市大气。这些都是生活中铅进入人体的主要来源。用含铅的锡壶盛酒,或用含铅化合物治病,可发生生活性铅中毒。 男性工人接触铅的程度与某些指标的关系
尿铅与血铅在理论上有着密切的相关,但由于尿量受饮水量的即时作用而变动大,血铅的变化没有这样迅速。此外肾功能不良者,可影响铅的排出。这些因素,虽可用尿比重或尿内肌酐量作校正,但正确地反映体内铅负荷,还是以血铅最为敏感。 铅与钙在体内代谢过程相似,能促使钙贮存和排泄的因素,也可影响铅的贮存和排泄。钙与铅可互相取代,如高钙饮食能促使铅在骨骼内贮存。当食物中缺钙、血钙降低、酸碱平衡紊乱及感染、饮酒等时,可使骨骼内的磷酸铅生成磷酸氢铅而重新进入血液。血液中有活性的铅可与依地酸钠钙等络合剂结合成络合物后,由肾脏排出。 铅中毒者体内卟啉代谢紊乱是最早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卟啉是血红蛋白合成过程的中间物。铅对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卟啉代谢的影响见下图所示。 血红蛋白的合成是在体内一系列酶的参与下进行的。当机体受到铅的毒作用后,这一合成过程中的某些酶受到抑制。铅能抑制含巯基的酶,主要是抑制δ-氨基-酮戊酸脱水酶(ALA-D)和亚铁络合酶。ALA-D受抑制后,δ-氨基-酮戊酸 (δ-ALA)形成卟胆原的过程受阻,使血中δ-ALA量增加。过多的δ-ALA由尿排出,故铅中毒后尿δ-ALA排出量增加。亚铁络合酶受抑制后,体内的锌离子被络合于原卟啉Ⅸ,形成锌原卟啉(ZnPP),后者与珠蛋白结合,形成ZnPP珠蛋白,积存于骨髓中,随成熟的红细胞进入血液。另一部分原卟啉Ⅸ游离存在于红细胞内,成为游离的红细胞原卟啉Ⅸ(FEP),因此,测定红细胞ZnPP珠蛋白及FEP,可以作为铅中毒的一项诊断指标。 铅对卟啉代谢的影响 铅还直接作用于成熟红细胞,使红细胞内钾离子渗出而引起溶血。 铅中毒可致血管痉挛。腹绞痛、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可能都是小动脉痉挛引起。铅中毒性脑病是一种高血压脑病,可能由于卟啉代谢障碍,巯基酶抑制,使植物神经兴奋以及铅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而致血管痉挛。 铅中毒时,肌肉内磷酸肌酸的再合成受阻,可能与铅毒性瘫痪有关。 铅可能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的正常功能紊乱,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为了预防铅中毒,最重要的是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铅,例如以铝粉-铁红防锈漆和铝粉硼钡防锈漆代替红丹漆,蓄电池用聚乙烯代替铅作电瓶封口等。对铅吸收和中毒患者,用依地酸钠钙、二巯基丁二酸钠、促排灵等作驱铅治疗。 四乙铅[Pb(C2H3)4] 无色液体,有苹果香味,约含铅64%。比重1.64(18℃)。沸点200℃(分解)。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及脂肪中。挥发性大,0℃时即产生大量蒸气。在日光下或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三乙铅和氧化铅,燃烧时能迅速分解。 动力汽油中加入四乙铅防爆。加四乙铅或含四乙铅的有机溶剂的汽油,一般染成红色或蓝绿色,以便与其他汽油识别。制造四乙铅和在汽油中掺入四乙铅,特别是进入油罐和油槽车清洗时,由于罐内淤渣中四乙铅及其分解产物的含量较高,易发生中毒。 四乙铅的毒性大。大鼠经口LD50为35mg/kg,经皮LD50为0.1mg/kg,吸入LC50为850mg/m3(545mgPb/m3)。据估计,人吸收四乙铅8.9mg/kg,可生存4日; 吸收30.1mg/kg时只能生存4小时。 四乙铅常以蒸气状态进入呼吸道,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到达肺泡的四乙铅有10~20%进入血循环。吸收后在组织内分布的情况与无机铅不同,脑和肝中铅含量最高,骨中相对较少,肺和肾中也有少量铅。在肝脏内转化为三乙铅,后者又分解为二乙铅及无机铅。脑中的四乙铅在3~12小时内转化为无机铅。四乙铅在组织内分布和排出所需要的时间是3~4天。 四乙铅急性中毒时主要累及肝、肾实质脏器及中枢神经系统。重症中毒时可产生精神失常症状。 烃基铅可以抑制脑中5-羟色胺(5-HT)代谢,大鼠用加铅汽油灌胃后,其脑中5-HT增高。所以四乙铅中毒后,其神经精神改变的部分原因是5-HT在脑中积聚的结果。 四乙铅的中毒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是分解产物三乙铅发生毒作用。三乙铅的毒性比四乙铅大100倍,作用与四乙基锡相似。四乙铅的转化是由于肝微粒体酶的作用。也有人认为起作用的因素仍然是四乙铅分子。进入体内的四乙铅可存留较长时间,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损害大脑皮质和丘脑下植物神经中枢。 四甲铅[Pb (CH3)4] 无色液体。比重1.99。沸点110℃。其化学性质和作用与四乙铅相似,工业上主要用作动力汽油防爆剂。 四甲铅急性毒性较四乙铅低。大鼠经口LD50为109mg/kg,静脉注射为88mg/kg。大鼠在经口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时出现嗜睡、无力和昏迷。这些现象可能是四甲铅对神经元有较大的破坏作用的结果。 四甲铅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其吸收率比四乙铅低,代谢过程与四乙铅相似。吸收后四甲铅迅速进入血循环,在肝脏内转化为三甲铅和无机铅。而整个过程较四乙铅为慢。 ☚ 空气中化学污染物 汞 ☛ 铅 铅Lead,Pb铅是常见的重金属,为多亲和性毒性物质。Pb进入人体后可很快与骨和红细胞结合,通过强烈抑制氨基乙酰丙酸脱氢酶而引起红细胞原卟啉的积累;Pb还可与半胱氨酸的巯基共价结合引起蛋白质空间构象改变,神经细胞对此最敏感。正常参考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成人血Pb<1.93μmol/L;儿童血Pb<1.21μmol/L血;Pb中毒时血Pb>4.83μmol/L;尿Pb<0.39μmol/L。临床指标有血铅、尿铅、发铅等。测定方法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腙比色法、极谱法和层析法等。血清Pb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Pb中毒,临床表现为低色素性贫血、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寿命缩短及卟啉代谢异常等。 ☚ 铬 氟 ☛ 铅(鉛)qiān ❶ (金属元素) lead (Pb): 废 ~ scrap lead; 含银 ~ argentiferous lead; 软 ~ soft lead; 重得像 ~。 It's as heavy as lead. 铅(幪)yánⅠ [书] (依循) follow; abide by Ⅱ (姓氏) a surname: ~ 华仲 Yan Huazhong 铅lead (Pb) 铅qiān
铅鉛(10画) *铅(鉛)〔鈆〕qiān10画 金部 *铅(鉛)〔鈆〕yán10画 金部 用于地名: ~山(在江西)。 铅鉛鈆qiān小篆以来的形声字。 从 钅 (金), (yǎn,兗和沇的本字,用于地名。𠘧(本作八)是搀泥的水状,口是坑状;本是山间泥沼地义)声。本读yán。古书里通“沿”。姓和地名仍读yán。如现江西省铅山县的铅,仍存古音。汉隶口旁有时接近三角形,中古就有作鈆的,其实公旁是旁之误。古时说是青金(金指金属),也指锡类。现代指一种金属元素,青灰色,质地软,熔点低。可作耐硫酸腐蚀、防x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铅的合金可制印刷上的铅字、轴承和电线包皮等。组词有:铅铁(指镀锌铁)。铅又指石墨。如:铅笔。 铅鉛★繁◎常★常形声,小篆从金, ![]()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