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铅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金石部 > 金 > 丹 > 鉛丹
鉛丹  qiāndān

即丹。

化妆品

化妆品

一种红色的颜料:脂(脂粉;脂膏;胭脂;燕脂) 高红 红膏 烟支 闉支
女子梳妆时残留的胭脂香粉:残香剩粉残脂剩粉 残妆剩粉 残脂褪粉 残粉余香 遗香剩粉 断粉零香 断脂零粉 剩脂零粉 剩粉残香 剩粉零香 剩粉零脂 剩粉零珠 剩粉遗香 剩粉余香 零脂剩粉 零香剩粉 零香余粉 零膏剩粉 宿粉剩香
装饰或涂饰用的有色粉末:粉(~墨;莺~;脂~;金~;白~;淡~;爽身~)
搽脸或身体的芳香的粉:香粉 麝粉
古代妇女用来搽脸的白色粉末:铅粉 铅白
铅粉和胭脂:铅丹 铅红
化妆用的铅粉和油膏:铅膏
傅面或绘画用的铅粉:胡粉
妇女化妆用的铅粉:铅华 铅花 华铅
涂唇用品:口红 口脂 唇膏
画眉的青色染料:黛(黛墨;粉黛;眉黛)
擦脸的铅粉和画眉的黛墨:铅黛
一种染黑须发的化妆品:铅霜 铅膏
润发油:膏(~沐)
润发用的香油:香泽

另见:化妆 打扮 粉饰2

☚ 卫生用品   燃料 ☛

铅丹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黄丹、广丹、东丹、丹粉。为纯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粉末。产河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等地。辛、咸,寒,有毒。入心、肝经。拔毒,生肌,杀虫。治痈疽疮疡。研末撒,或制油膏涂搽。在古代,亦作为炼丹药之一。

铅丹qiān dān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铅丹(42)。药名。
【基原】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别名】丹(《范子计然》),黄丹(《抱朴子》),真丹(《肘后方》),铅华(《别录》),丹粉(《唐本草》),红丹、虢丹(《续本事方》),国丹(《秘传外科方》),朱粉(《本草纲目》),松丹、东丹(《现代实用中药》),朱丹、陶丹、铅黄(《药材学》)。
【性味】辛咸,寒,有毒。
❶《本经》:“味辛,微寒。”
❷《本草发挥》:“味辛,微寒,有毒。”
❸《本草正》:“味辛微咸微涩。”
【归经】入心、脾、肝经。
❶《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❷《要药分剂》:“入肝、脾两经。”
❸《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用主治】解毒,生肌,坠痰镇惊。治痈疽,溃疡,金疮出血,口疮,目翳,汤火灼伤,惊痫癫狂,疟疾,痢疾,吐逆反胃。
❶《本经》:“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
❷《别录》:“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
❸《药性论》:“治惊悸狂走,呕逆,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
❹《日华子本草》:“镇心安神,疗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疮,长肉,及汤火疮,染须发,可煎膏。”
❺《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
❻《医学入门》:“主中恶心腹胀痛。”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熬膏。内服:入丸、散。
【宜忌】虚寒吐逆忌服。
❶《本草经疏》:“吐逆由于胃虚及因寒发吐者,皆不宜服。”
❷《本草汇言》:“惊痫由于血虚者,毋乱投也。”
【成分】主要成分为Pb3ò(或写作2Pb·Pbó),理论Pbó为34.9%,但实际上优质品为23%~25%,其极限甚广阔,即Pbó为5%~34%。
【药理】
❶杀菌:铅丹能直接杀灭细菌、寄生虫,并有制止黏液分泌作用。
❷毒性:人一次服用量大于15g铅丹时,可出现急性中毒。每天口服不到2mg铅丹,连用数周可出现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此外,尚可见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病、贫血、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循环衰竭等。

铅丹qiāndān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黄丹、广丹、东丹。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粉末。产于河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等地。辛、咸, 寒, 有毒。拔毒生肌。治痈疽疔疮, 撒布或制油膏涂患处。

铅丹

铅丹

铅丹,又名黄丹、铅华、丹粉、陶丹、东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纯铅加工制成的氧化铅粉末,产于河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等省。
本品味辛、性寒。有毒,归心、肝经。功能解毒祛腐,生肌敛疮,坠痰镇惊,杀虫消积。外用主治痈疽、溃疡、创伤出血、口疮、目赤翳膜、汤火烫伤; 内服用于惊痫、疟疾、痢疾等证。用于外科诸证,大多单味与植物油制成膏药外贴。或根据治疗需要,配入清热、解毒、收敛,防腐、消肿之品,如《太平圣惠方》治痈疽、发背,肿硬疼痛之黄丹膏,即本品与黄连、白蔹、乳香等和香油熬制而成; 又如下肢臁疮,久不收敛,可用本品同黄蜡入香油熬化、制成膏药外贴。也有研粉外用的,如《圣济总录》治破伤肿溃之铅丹散,即本品与蛤粉同用。创伤出血,则可同滑石研末掺敷; 如用水调,亦可涂外痔肿痛。配樟脑研末蜜调,可涂汤火烫伤,如口舌溃疡者,可单用黄丹调蜂蜜涂患处; 目赤翳障者,配白矾或乌贼骨研末点眼。本品内服,多入丸、散用。治疗惊痫,乃用其坠痰镇惊之功,可配白矾同煅,研末酒服,如《博剂方》之驱风散。用治疟、痢,系取其杀虫消积之效,如《肘后备急方》治寒热疟疾,同常山蜜丸,病发前温酒送服;《普济方》治赤白痢疾,同黄连为丸,用生姜、甘草汤调服等。此外,亦有以本品入汤剂者,如《伤寒论》治伤寒下后,胸满烦惊,谵语等证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即有铅丹。成无己注称: 该方用铅丹,是取其“收敛神气以镇惊”。内服: 0.3~0.6g。本品为阴寒有毒之品,现在临床上作外用者多,作内服者少。凡气血不足,脾胃虚寒者,均不宜服用。
实验研究: 本品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

☚ 银朱   铜绿 ☛

铅丹

red lea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