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护理
职业性铅中毒是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铅是一种灰蓝色软金属,它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应用广泛。在生活环境中,如空气、水、食物等都可能含有微量的铅。铅是全身性毒物,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急性铅中毒多因误服大量铅的化合物所致,典型慢性职业性铅中毒目前已不多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消化不良、腹部不规则隐痛。中、重度中毒可出现绞痛、多发性神经炎或贫血。铅中毒性脑病极为罕见。铅线、铅容、铅绞痛、中毒性肝病也不常见。
一般护理可按慢性职业中毒护理。
(1) 消化道护理:铅中毒病人口内有金属味、恶心、食欲不振、部分病人齿龈可有铅线,因此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常用复方硼砂溶液、硼酸水、双氧水等漱口,以清除口臭,防治铅线,提高食欲,预防感染。密切观察腹痛部位和性质,与阑尾炎、溃疡病、肠梗阻等急腹症相鉴别。确诊铅绞痛时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注,或阿托品0.5~1.0mg肌注止痛。驱铅治疗期间应给予富于钙和维生素的高营养食物。腹胀、便秘者须多食水果和蔬菜,必要时行按摩、针灸或药物通便,并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保持大便通畅。
(2) 神经精神症状护理: 铅中毒病人的一般神经衰弱症状不甚严重,如果适当休息,并进行对症治疗即可缓解。若出现周围神经炎、肌萎缩等,除应用维生素B族药物治疗外,可酌情采用针灸、理疗、按摩、被动运动、体疗等综合措施。为防止足、腕下垂,可用托架、夹板、石膏托等固定,保持功能位置,防止畸形。出现铅中毒脑病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神经症状,同时在生活上加强护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驱铅治疗护理: 目前肯定的驱铅首选药物是依地酸钙钠,其他尚有二巯丁二酸钠、促排灵、青霉胺等。依地酸钙钠能与多种重金属离子络合形成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由肾脏迅速排出。一般临床多采用小剂量短程间断用药,每日1~2g静滴、静注或肌注,3天为1疗程,间隔3~4天后视病情可重复使用,连续用药疗程不宜过多。因此药对局部刺激性大,肌内注射时应加等量2%普鲁卡因,且注射速度不要过快,静脉滴注尤需缓慢,静滴不得超过每分钟60滴,治疗期间应观察有无毒、副反应,并及时给予处理。
(4)预防铅中毒措施:应积极推广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或湿法生产,以无铅原料代替有铅原料,加强通风,降低空气中铅的浓度。加强卫生宣教,制定卫生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定期监测车间空气含铅浓度和进行体检,早期发现病人及时治疗和处理。有职业禁忌证者应调离铅作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