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病、虫、草、鼠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病、虫、草、鼠害

(三) 病、虫、草、鼠害

是江苏省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1950—1956年,是植保事业的开创阶段。当时,病虫害十分严重,1950年水稻螟害严重,白穗率达16%;小麦条锈病流行使小麦产量损失15%。1952年飞蝗发生达15.34万公顷,地下害虫造成作物缺苗断垄20%以上。1953年,省成立害虫防治所,1954年各专署成立病虫害防治站,并建立飞蝗防治站和地下害虫防治站。在“防重于治”植保方针指导下,采取以人工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开展轰轰烈烈群众性的防治运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达933.34万公顷次,使水稻白穗率从1950年的16%下降到2%,飞蝗防治85.34万公顷次,控制了蝗虫不起飞、不成灾。地下害虫防治173.34万公顷,缺苗率由过去的15%下降到2%以下。稻苞虫、小麦吸浆虫、小麦线虫病、黑穗病、棉花蚜虫、红铃虫、玉米螟、山芋黑斑病等经过防治,危害逐步减轻。
1957—1965年,是植保事业的发展阶段。植保体系逐步建立和健全,防治病虫害的手段和物质基础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蝗虫已被控制,稻螟危害率降到1%~2%,地下害虫大大减少,控制了小麦条锈病、秆锈病的流行,吸浆虫已难发现。棉花蚜虫、红蜘蛛、红铃虫等防治都取得显著成效。1965年,全省防治各种病虫害面积达1 093.4万公顷次。
1966—1975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植保事业处于徘徊阶段。
1977—1990年,是植保事业蓬勃发展阶段。全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植保体制。在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指导下,植保工作较好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植保对象从粮、棉、油扩大到蔬菜、果树、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防治范围从农作物害虫扩大到草害、鼠害和仓库害虫,服务内容从农作物的产品服务扩大到产前产后服务,防治技术从一病一虫防治提高到以一种作物为主体对多种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植物检疫从对内检疫发展到对外检疫,并加强了农药安全使用工作与农药鉴定工作。80年代以来,植保工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明显提高。平均每年挽回粮食损失约占粮食总产的10%左右;挽回棉花损失约占棉花总产的15.6%左右。

☚ 4.连阴雨   第二章 农业区划与农业综合开发 ☛
000295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