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加强劳动管理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三)加强劳动管理 (三)加强劳动管理主要是劳动组织形式和劳动计酬方法。人民公社化后, 由于受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思想的影响, 不少地方无偿抽调生产队、管理区的劳动力, 搞所谓 “大兵团” 作战。1958年9月,阿城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后, 10月提出: “土地种三分之一, 地深翻三尺 (1米), 亩产三万斤 (15 000公斤), 产量翻百番, 三年完成社会主义, 同时进入共产主义” 的口号。为此, 县委决定组织“大兵团”作战, 将全县划分为阿什河、玉泉、海河、小黄河和杨树等五个战区, 各战区所辖的好地, 由战区统一抽调人力、物力耕种。全县调集2万多劳力, 组成5个兵团, 进驻到指定的少数村屯。“兵团”一到, 就撵社员搬家, 造成人心慌慌。老人妇女哭喊着离开了家,家里的东西也来不及拿走和收拾, 打场的人也不打场了, 牲畜在场院里“会餐” 也没人管。“兵团” 的人也随便到场院里背粮食, 背烧柴, 有的“兵团” 随便拿联系人的菜, 抓农民的猪、鸡、鸭炖着吃。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因大搬家,糟踏粮食100多万公斤, 冻坏鲜菜226.5万公斤, 不该杀而杀掉的猪2 177头,鸡7.2万只, 烧掉柴草11万捆, 丢失、损坏各种工具27 887件。12月县委对“大兵团”、“大搬家” 的错误进行了纠正。尚志县长寿公社胜利大队, 秋收时有7公顷玉米刚刚割倒在地里, 还没来得及串铺子,公社一个电话就把170名劳力和车马全部调去搞社办企业, 致使玉米被雪捂在地里, 造成严重损失。后来, 随着基本核算单位逐步下放到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在劳动组织上有了一定改进。生产队一般都划分临时或固定作业组, 有的实行季节性包工, 建立田间责任制。计酬方法实行评工记分。到1967—1978年农业学大寨期间,农村又普遍推广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一心为公劳动, 自报公议工分” 的评工方法。但在推广过程中, 出现了严重失误, 把政治思想和劳动态度作为评工的主要条件, 在评工中不分劳力强弱, 不论干多干少, 不管质量好坏, 只要能背诵 “语录”, 大批判能上阵, 就可以挣一等工。社员说: “干了一年活, 一个棒老爷们儿, 没挣过一个会背诵语录的小姑娘。”普遍反映这是“大概评工, 大赖评工,把人评懒了, 把大伙儿的心评散了, 再这样评下去,就喝西北风了”。以后, 各地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按照生产需要, 建立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组织, 加强了生产责任制, 落实了计酬办法。据1979年调查,全省农村生产队的劳动组织和计酬方法的5种形式: 表6-3-1 全省农村人民公社组织情况
☚ (二)统一生产管理 第四节 农业学大寨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