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保护地栽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保护地栽培

(三) 保护地栽培

40年代, 少数菜农利用花卉温室种植蔬菜, 有单层面和双层面两种, 采用烟道加温。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 这种温室生产不久即告消失。50年代末, 曾在彭浦、长征、严桥等近郊菜区,兴建砖木结构温室300余间, 利用锅炉进行水暖式加温, 生产蔬菜以供特需, 后因燃料费用高, 多用于花卉生产或蔬菜留种。50年代末60年代初, 菜区先后试验成功塑料薄膜小拱棚的蔬菜覆盖栽培, 效果良好。但由于小拱棚调温功能差, 只能在定植初期覆盖数十天, 属于部分生长期的覆盖栽培, 其作用可避免早春的冻害和霜害, 保护秧苗生长, 提早开花、结实和采收。1976年, 川沙县严桥公社首次出现大跨度、无支柱钢筋焊接大棚。1981年从安徽引进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1982年开始, 本市自行研制生产薄膜管棚, 番茄、黄瓜等棚架作物从定植至采收, 一直在管棚内生长。从此开始, 蔬菜可以进行大面积的、全生长期的覆盖栽培, 番茄、黄瓜上市期比小棚覆盖栽培又提早10天左右。对于管棚上壤产生盐渍现象, 采用工程灌水洗盐、增施有机肥以及控制化肥用量等措施后缓解。1986年, 宝山县江湾乡利用大棚内套小棚、小棚外盖草帘的保温手段, 试验番茄特早熟栽培取得成功, 始收期比一般大棚提早半个月, 产值提高70%左右。由于市场销路好, 菜农收入增加, 这种特早熟栽培方式在全市迅速推广。由此, 上海蔬菜保护地栽培进入大棚与小棚结合的多层膜覆盖栽培的阶段。1990年, 上海建成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1 000 公顷。1996年达到2 000 公顷。1995年, 试制了GLP622型多连栋装配式钢管大棚, 经过菜区的两年推广试验, 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增加棚内有效积温, 减少早春栽培中作物的边缘劣势而提高作物的早期产量。此外, 为了提高上海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缩小上海农业与世界先进农业生产水平的差距, 1995年, 市政府作出了从国外引进现代化蔬菜温室的决定, 从荷兰和以色列引进15公顷温室, 分布在郊区的5个基地。国外温室的设施和设备先进, 温室中的温度、湿度、施肥、灌溉、通讯等均由电脑调控。蔬菜作物的产量, 比国内温室要高出3~4倍。此外, 温室工程的展开取得了综合效益, 如形象效益、科技效益、人才效益和示范辐射效益。

☚ (二) 育苗   (四) 植物保护 ☛
000095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