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供销社体制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供销社体制改革

(三)供销社体制改革

从1979年开始,主要是针对旧体制的弊端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流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自主经营,机动灵活和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其重要的改革有:
1. 恢复“三性”。1982年广东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指示,进行基层供销社恢复“三性”的改革,恢复了基层供销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1983年,全省1 785个基层社,除深圳特区没有供销社外,基本完成了清股分红、扩股、召开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领导成员的恢复“三性”的改革。1984年,全省供销社进行全民改集体、“官办”改“民办”的改革。1985年底,全省新扩社员股金2 041万元,比原股金增长78%,入股农民占全省农户总数的84%; 全省集资5 646万元,其中农民集资483万元,社员股金(含集资)占基层供销社自有资金的比重,由改革前的5. 2%提高到10.3%。利用集资兴办各种企业142个,产值8 849万元,密切了同农民的经济联系。
2. 实行“五个突破”。即突破社员入股的限制,放手吸收农民入股,扩大供销社的群众基础; 突破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限制,打破行业、区域界限,扩大经营服务领域; 突破劳动人事管理制度限制,下放干部管理权限,扩大供销社劳动人事管理自主权; 突破物价管理限制,在商品作价上,除国家规定的计划分配商品执行统一价格外,其余商品实行随行就市,议购议销,保持价格上的灵活性; 突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企业吃国家、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弊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 “六个发展”。1985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省供销社从商业厅划出,单独建制,组建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明确供销社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农民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实体,是下级社的业务领导机构,不再作为国家行政机构。只对所属各级供销社负有组织、协调、监督和提供服务的责任。省供销社恢复后,把改革重点转移到“六个发展”方面上来,一是发展商品生产系列化服务;二是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三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四是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五是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六是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六个发展”重点是发展和完善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从而把供销社从单一经营转变为经营、生产、服务型的企业。
1987年,供销社创办新型的合作商业形式,在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方面取得新进展。1992年,广东省撤销省供销合作社、组建省供销企业集团公司。原供销社的行政职能划归省财办,基层社实行移交乡镇管理。1992年底,全省有1 510个基层供销社,其中有636个基层供销社移交给乡镇管理,占基层供销社总数的42. 1%。

☚ (二)“四个打破”的改革   二、调整农产品购销政策 ☛
000121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