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调整种植业结构
按照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从发挥自身优势出发,1993年制定了《关于天津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意见》,确定了在继续保持农产品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将农业发展目标由产量主导增长型向经济效益主导增长型转变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继1984年种植结构调整之后,于1994年再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稳定发展粮食作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加强了商品粮基地、优质稻基地、优质棉基地、油料基地等基本建设。199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3.78万公顷,是1978年的72.8%;粮经作物比例由1978年的7.87:1调整为4.29: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1978年增加2.55万公顷。科教兴农在调整结构中显示了重要作用,粮食面积减少,产量提高。1995年粮食单产是1978年的2.4倍,总产量达到207.46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5年棉花总产量1.12万吨,比1978年增长3.87倍;油料总产量4.01万吨,比1978年增长3倍,水果、蔬菜、禽蛋等农副产品均得到较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