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Láo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临汾、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仲尼弟子琴牢之后,以王父名为氏。” ❷ 《姓氏考略》 据《姓苑》注云: “古牢子国后有牢氏。”此当以国为姓,望出鲁郡。 春秋时齐有牢成; 汉代有牢梁,中书仆射。 牢láo❶祭祀用的犧牲。《文選》班固《東都賦》:“嘉珍御,太牢饗。” ❷“勞”字的假借字。憂愁,抑鬱。見“牢剌”。 牢(二) 通“遼”。 《文选》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唐李善注:“牢落犹遼落也。”晋 左思《魏都赋》:“临淄牢落。”《文选》注:“牢落犹遼落也。”晋 陆机《文赋》:“心牢落而无隅。”唐 李善注亦训为“遼落”。唐 韩愈《天星》诗:“天星牢落鸡喔吚。” 牢(一)-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牢(一) 通“劳”,慰劳,犒劳。 《後汉书·应劭传》:“以为可募陇西羌胡……简其精勇,多其牢赏。”注:“牢,或作‘劳’。”牢赏,即“劳赏”,犒劳奖赏。 牢(三)-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牢(三) 1.通“搂”,削减。按:牢,《集韵》郎侯切,平声,侯韵;今音lou。 《仪礼·士丧礼》:“〔握手〕长尺二寸,广五寸,牢中旁寸。”汉 郑玄注:“牢读为搂,搂谓削约握之中央以安手也。”唐 贾公彦疏:“云削约者,谓削之使约少也。”握手,死者所用之具。牢中旁寸,谓将握手的中部两旁各削减一寸。 2.通“搂”,拢聚。按:参见郭在贻《魏晋南北朝史书语词琐记》。(见其《语言文学论稿》)。 《後汉书·董卓传》:“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放纵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按:郭在贻云:“今谓‘搜牢’之‘牢’当为‘搂’字之借,‘牢’、‘搂’并属《集韵》平声十九侯韵,且在同一小韵之内,自可通借。‘搂’字之训,《集韵》引《说文》云:‘聚也。’则‘搜牢’亦‘搜搂’,其义为搜索而聚集之也。《尔雅·释诂》‘搂’与‘蒐’同条,均训为‘聚也。’‘蒐’通‘搜’。是‘搜楼’亦可视同义複词。” 牢 牢láo牛、羊、豕的圈。《大雅·公刘》四章:“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郑《笺》:“群臣乃适其牧群,搏豕于牢中,以为饮酒之肴。” ☚ 完 究 ☛ 牢读音l·ao(ˋ),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鲁刀切,平,豪韵。 ❶[搜牢]虏掠。《后汉书·董卓传》:“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 上一条: 嘮 下一条: 落
牢读音l·ao(ˊ),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鲁刀切,平,豪韵。 ❶养牲畜的圈。 ❷监牢;监狱。 ❸牢固。 上一条: 䝁 下一条: 哰
牢读音l·ou(ˊ),为ou韵目,属ou—iu韵部。郎侯切,平,侯韵。 ❶削减;削小。 上一条: 剅 下一条: 漏 牢láo❶发给粮食;廪食。例:送~粮食,发~食品。 ❍ 给猪喂~食,餟(zhuǐ)~猪。 ❷包罗。例:大会小会包~一块开。 ❍ 杂七玍八揽~一块干。 ❸把稳;稳妥。例:把事靠~实、靠~呆(ngái)再干。 ❍ 做事不要施稾(gǎo 即草率)干,要把~稳再下茶干。 ❹忧烦;苦闷。例:这事把人恼~躁了。 ❍ 这娃烦~人得很! 《玉篇》:“牢,廪食也。”《汉语大字典》:“牢,包罗。”《正字通》:“牢,将牢,犹俗言把稳。”又“牢,牢愁。”
牢姥lǎo粗大。例:他身体壮~粗大,干活美! ❍ 这东西壮~~的美! 《玉篇》:“牢,大也。”
牢娄lǒu削小。例:削~铅笔。 ❍ 想当官,颡削~尖往里钻。 《汉语大字典》:“牢,削小。” 牢lɔu24牢固、经久: 把牛拴~。牢的本义为 “闲养牛马圈也”,后作祭祀的牲畜。比作牢靠。《唐韵》: “牢,坚也,固也。” 《史记·外戚世家》: “欲连固根本牢甚。” 牢〔lao〕ghob zhongx: 猪~。zhongx nbeat。 牢房 〔lao fang〕zhongx;band fangl。 牢固 〔lao gu〕 nchot rut. 牢记 〔lao ji〕 janb jid rut. 牢靠 〔lao kao〕 laox kaob. 牢笼 〔lao long〕ghobzhongx。 牢狱 〔lao yu〕ghob zhongx;band fangl。 牢《广韵》魯刀·豪;diáo‖láo❶关养牲畜的栏圈(方言还指某些家禽家畜的巢穴):猪~dīdiáo ❍ 鸡~guēdiáo ❍ 牛~ggúdiáo。《说文》:“牢,養牛馬圈也。”《诗·大雅·公刘》:“執豖於牢,酌之用匏。”《周礼·地官·充人》:“繫於牢。”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此徒圈牢之養物,非臣之所志也。” ❷牢固;使黏贴他物牢固稳当(方言常用於动词后,表示牢靠):缚真~bák zīn diáo(绑得很牢固) ❍ 下会~hêê diáo(放得住) ❍ 胶布~伫鞋底gāboò diáo dî wéduě(胶布黏贴在鞋底上) ❍ ~téhdiáo(把稳)。《正字通》:“牢,將牢,猶俗言把穩,與《五代史·莊宗紀》持牢義同。”《韩非子·难一》:“柬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朞年而器牢。”《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監軍之計在於持牢。”胡三省注:“持牢,猶今南人言把穩也。”
◇ diáo上瘾:~酒diáoziǔ ❍ ~薰diáohūn(抽烟上瘾)。 牢ㄌㄠˊláo二2933①动中;着。吴语。江苏江阴。钱小柏《从歌谣中研究江苏方言的异同》:「张三买张发财票,头彩齐巧~。」②动捉拿。东北官话。东北:冬天~野鸡。③动顾家;想发家。赣语。江西新余〖 〗。④动力量够得上。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肚皮饿顶不~受不了。⑤形形容人饿极而狼吞虎咽的样子。赣语。江西宜春〖 〗。里只背时鬼硬饿~里。⑥形贪婪的样子。赣语。江西宜春〖 〗。里只背时鬼蛮~。⑦助加在某些名词前表示厌恶,怨恨,愤懑。吴语。上海〖 〗。《歇浦潮》第二三回:「那男子一进门,便呼晦气,~船又搁了沙咧。」《何典》第一回:「我们夫妻两个,一钱弗使,两钱弗用,吃辛吃苦,做下这点~人家。」⑧助放在动词后边,起补充作用,表示牢固、稳当等。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住」、「着」。吴语。上海〖 〗。捉~‖记~‖小囡坐勿~。评弹《真情假意》:「我连忙摸出绢头揿~。」江苏苏州。《海上花列传》第十八回:「要是正经事体也拉~仔勿许去,阿算得啥要好嗄?」又「一个客人拉住仔个手,一个客人扳~仔个脚。」《九尾龟》第九五回:「耐定规拖~仔倪,一淘出去。」浙江苍南金乡〖 〗。门关~‖大猪缚~了。⑨助放有动词后边,表示愿意或喜爱。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听不~不愿意听‖吃~爱吃‖看不~看不上眼。   牢lao❶饲养牲畜的场所。成语:“亡羊补牢”。《韩非子·扬权》:“豺狼在~,其羊不繁。”(繁:多。) ❷馈赠或祭祀用的牲畜。《战国策·赵策三》:“吾将以十太~待子之君。”(子:对人的尊称。君:君主。)《礼记·王制》:“天子社稷(ji)皆太~,诸侯社稷皆少~。”(社:土神。稷:谷神。) 牢láo❶养牲畜的圈(juàn)栏 △ 亡羊补~。 ❷关押囚犯的地方 △ ~房|坐~。 ❸坚固;经久 △ ~固|~记。 ❹稳妥 △ ~靠。 ❺姓。 牢láo
牢❶关养牲畜的圈:~笼︱亡羊补~。 ❷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太~︱少(shao)~。 ❸监狱:~房︱~狱︱~门︱囚~︱大~︱监~︱水~︱土~︱地~丨坐~︱画地为~。 ❹坚固;经久:~固︱~靠︱~稳︱~记︱把~︱~不可破。 ○~骚(烦闷不满的情绪或抱怨的话)︱满腹~骚。 牢láo❶ 关牲畜或野兽的圈:亡羊补牢。 ❷ 监狱:监牢│牢狱之灾。 ❸ 结实,经久:牢固│牢记。 ❹ 姓。 牢láo❶坚固,稳定。 【词汇】牢固︱牢记︱牢靠 【组词】牢牢控制 【例句】小男孩背得熟,记得牢,显出一副十分得意的样子。 ❍ 采用这个办法之后,这根柱子就牢得多了。 【近义】稳︱固 【反义】松︱散 ❷指监狱。 【词汇】牢笼︱牢狱︱牢房︱坐牢 【例句】“小萝卜头”和妈妈一起被关进敌人的大牢。 【近义】狱︱监 牢láo坚固; 永久。例如: ❶ 祠堂地势高,墙脚牢,咱去躲一阵子也好。(欧阳山《苦斗》) ❷ 就在这里说,才娃他妈嘴牢着哩。(柳青《创业史》) ❸ 手拉得愈紧,肩膀钩得愈牢,还有什么不相协调不相理解的事呢?(叶圣陶 《魔法》) ❹ 因为抓得不牢,掉下去了。 ❺ 小翠牢牢地抱住树干,拖也拖不开。 ❻ 我会牢牢记住这个教训。 ❼ 让新的家庭传统在新中国的国土上,牢牢地建立起来。(冰心《我们的家庭》) 牢lao牢城 牢房 牢固 牢记 牢靠 牢笼 牢门 牢骚 牢实牢头 牢稳 牢狱 把牢 大牢 地牢 黑牢 监牢 劫牢 囚牢 水牢 土牢 坐牢 牢不可破 牢甲利兵1 牢骚满腹 画地为牢 亡羊补牢 牢lao❶古代指饲养牲畜的圈(juan),现指监禁犯人的监狱:他因纵火罪被判刑,坐了三年~|把犯人从~里带出来。 ❷结实、牢固:~不可破|放风筝的时候,要把风筝线抓~|钉子把箱子钉得~~的|这件事我记得很~,不会忘记。 ❸稳妥:嘴上无毛,办事不~。 牢láo结实: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在背面。(五二·1225)
牢láo牢靠;结实:当此黄昏人静,(黛玉)千愁万绪,堆上心来,想起自己身子不~,年纪又大了。(八二·1065) 牢❶三牲備爲一牢。《周禮·天官·宰夫》: “凡朝覲會同賓客,以牢禮之法,掌其牢禮。” 鄭玄注: “三牲牛羊豕具爲一牢。” 《周禮·秋官·大行人》: “諸侯之禮,……介七人禮七牢。” 鄭玄注: “三牲備爲一牢。” ❷閑也。《周禮·地官·充人》: “充人掌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於牢芻之三月。” 鄭玄注: “牢,閑也。” ❸讀爲“樓”。《儀禮·士喪禮》: “握手用玄纁裏長尺二寸,廣五寸,牢中旁寸,著組繫。” 鄭玄注: “牢,讀爲樓,樓謂削約,握之中央以安手也。今文樓爲纋。” ❶羊豕也。《儀禮·少牢饋食禮》: “佐食,上利,升牢。” 鄭玄注: “牢,羊豕也。”《儀禮·少年饋食禮》: “上佐食取黍稷於四敦,下佐食取牢一切肺於俎。” 鄭玄注:“牢,羊豕也。” ❺孔子弟子子牢。《論語·子罕》: “牢曰: 子云,吾不試,故藝。” 鄭玄注: “牢,孔子弟子子牢。” (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鄭注) 《論語·子罕》: “牢曰: 子云,吾不試,故藝。” 鄭玄注: “牢,弟子子牢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籠圈 > 牢 牢 láo 亦作“𡘠”、“窂”。關養獸畜之欄圈。《詩·大雅·公劉》:“執豕于牢,酌之用匏。”《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説文·牛部》:“牢,閑。養牛馬圈也。”宋·梅堯臣《泊下黄溪》詩:“牛鳴向窂犢,犬喜入人衣。”《集韻·平𩫕》:牢,“或从穴,古作𡘠”。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粤西遊日記三》:“地多巨竹,徑尺餘,土人以爲牢栅。”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牢獄部 > 泛稱 > 牢獄 > 牢 牢 láo 即牢獄。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爲牢,勢不可入,削木爲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説岳全傳》第六十一回:“我只道是揚子江中的風波,誰知牢中也有什麽風波亭! ”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其他部 > 欄舍穴巢 > 圈牢 > 牢1 牢1 láo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又畜 > 牢2 牢2 láo 謂祭祀或宴慶所用之牲畜。《周禮·天官·小宰》:“凡朝覲會同賓客,以牢禮之灋,掌其牢禮。”《漢書·郊祀志上》:“雍之諸祠自此興,用三百牢於鄜畤。”《宋史·太祖本紀一》:“……己亥,澶濮曹絳蝗,命以牢祭。”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牲犧 > 牢 牢 láo 指太牢,牛羊豕三牲齊備。《周禮·天官·宰夫》:“以牢禮之法。”鄭玄注:“三牲牛羊豕具爲一牢。”《國語·齊語》:“環山於有牢。”韋昭注:“牢,牛羊豕也。” 牢láo〖形容词〗 牢固(1)。《五代史宦者传论》: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势力孤单,害怕祸事的心理就一天比一天急切,而把握权力的人[的地位]一天比一天牢固。
牢láo〖名词〗 一、圈,指关牲畜和野兽的栏圈(1)。《庄辛论幸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羊走失了才去修理羊圈,还不算迟。 二、一牛、一羊、一猪叫做一牢,七牢为诸侯之礼(1)。《阴饴甥对秦伯》:改馆晋侯,馈七牢焉。——改换晋侯的住处,让他住进宾馆,送给他七头牛、七头羊、七头猪。 三、监牢(1)。《报任安书》: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读书人有的地上划个圈当监牢,决不走进去。 牢láo❶ 关养牲畜的栏圈。《诗经·大雅·公刘》:“执豕于~,酌之用匏。”(匏páo:葫芦。)《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未为迟也。” ❷ 祭祀用的牛、羊、猪。《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太牢:牛、羊、猪俱全为太牢,只有羊猪为少牢。)欧阳修《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告庙。” ❸ 公家发给的粮食。《后汉书·董卓传》:“~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宋史·吕公弼传》:“卫兵年四十以上,稍不中程者,减其~廪。” ❹ 监狱。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势不可入。” ❺ 坚固,牢固。《韩非子·难一》:“舜往陶焉,期年而器~。”(期jī年:满一年。)柳宗元《童区寄传》:“愈束缚,~甚。” 牢*laoC0CE ❶监禁犯人的地方:~房/囚~/死~/坐~。 ❷结实,坚固;经久:~固/~记/~靠/~不可破/外语这东西,用得多才记得~。 ❸〈文〉关养野兽或牲畜的圈(juan):虎~/亡羊补~。 ❹〈文〉祭祀用的牲畜:太~(猪、牛、羊各一)、少~(猪、羊各一) ❺姓。 监狱 监狱监(监牢;监房;监仓;监铺;樊监;牢监) 狱(狱轩;狱垣;狱户;狱牢;狱庭;狱豻;贯狱;威狱;大狱;法狱;岸狱;狴狱;犴狱) 牢(牢狱;牢房;牢户;牢扉;牢圄;牢坑;牢狴;牢犴;牢槛;囚牢;狴牢;铁牢) 禁(禁所) 圄(圄犴;囹圄;幽圄;狴圄;犴圄) 圉(囹圉) 囹(囹圉;圄囹) 槛 圜(圜门;圜土;圜狴;圜室;圜扉;圜墙) 埍 库栊 穽 狴(狴犴;狴牢;狴圄;犴狴) 铁窗 铁屋 法室 念室下处 圆扉 圆土 号房 夏台 严棘 棘土 动止 北扉 福堂 福舍 黄沙(黄沙狱) 铺厫 缧绁(身陷~) 贯城 高墙 号子粪土 犴户 犴庭 沮洳场 贯索城 监狱名:北寺 夏代监狱的别名:均台 古指乡亭牢狱:犴 请罪的住所,狱室:清室 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蚕室 周代狱名:稽留 关押钦犯的监牢:诏狱 通天牢 关死囚的牢:死牢 重监 注水的监牢:水牢 地面下的牢狱:阱(阱室) 地牢 陷阱,地牢:阱陷 幽深的监狱:重犴 重狴 关重犯的、幽深的监狱:黑狱 监管森严、无法逃出的监狱:铁狱铜笼 阴森黑暗的牢房:黑牢 密闭森严的监牢:铁狱钢笼 监狱房舍:匣 狱室 狱舍 圜室
另见:犯人 犯罪 刑法 执法 关押 审理 ☚ 执法场所 居住地 ☛
三牲 三牲牢(牺牢) 所献赠的生的牛、羊、猪:牲饩 牲腥 祭祀用的牛、羊、豕等牺牲:牢饩 祭祀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少牢 祭祀时,牛、羊、豕三牲俱备:太牢 供祭祀用的牛:齐牛 古代祭祀用的牛:一元大武 祭祀用的赤色公牛:骍刚 骍犅 骍犊 祭祀用的纯色牛:牺牛 祭祀用的纯色羊:牺羊 供祭祀用的猪:牲腯 牢彘 祭祀用的公猪:牲豭 供祭祀用的肥猪:牺腯 (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牲) ☚ 牲物 样子 ☛
稳当 稳当牢(牢稳) 稳帖 稳到 贴妥 靠盘 稳当可靠:把稳 安全稳当:平妥 平稳 安稳 非常安稳:安如覆盂 安于覆盂 晏如覆盂 十分稳当:稳足 (稳妥恰当:稳当) ☚ 稳妥 妥帖 ☛
牢固 牢固坚(坚固;坚牢;坚凝) 牢(牢牢;牢坚) 巩(巩固;巩坚) 胶(胶固) 宁固 申固 摄固 强固结实 耐实 稳利 牢牢地:深深 细密牢固:密固 安稳牢固:盘石桑苞 牢固长久:金璇 异常坚固,不可摧毁:牢不可破 异常坚固,不能攻破:牢不可拔 盘屈牢固的样子:盘魄 (结实,坚固:牢固)
另见:基础 城墙 防守 防御 坚硬 ☚ 牢固 稳固 ☛
畜圈 畜圈圈(圈牢;牛~) 栏(牛~;猪~;存~;出~) 牢(亡羊补~) 养牲口的栏圈:阑牢 养家畜的圈:阑圈 养牲畜的竹、木栅栏:栈(羊~) 关牲畜之所:枥(枥厩) 关牲口的简陋房屋:厩(牛~) 牲口棚 饲养猪的房子:圂 溷(猪溷) 牢筴 牢借 猪牢 猪栏 猪圈 豚栅 豕牢 饲养马的房子:马厩 马房 马屋 马闲马圈 马坊 养马的简陋房屋:马棚 厩圉 马房或牲口的棚:闲(厩闲) 养马的栅栏:马栈 马栏 马栅 古代养马的地方:圉 官驿的养马场:顿圉 皇家养牲口的场所:闲厩 饲养牲畜的有蓬顶的圈:栅舍 养驴的栅屋:驴屋 养兽的房子:兽圈 豢牢 圈养禽兽的笼槛:栊(栊槛) 关兽畜的笼:柙 关兽畜的木笼:槛 养动物的园地:囿(鹿~) 古代对于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的称呼:苑(鹿~)
另见:饲养 家畜 建筑物 ☚ 厨房 厕所 ☛
栅栏 栅栏栅(栅柆;铁~;柴栅;栅剌子) 校 栈 格 柴篱 柴楂 门阑 藩篱 门前栅栏:阑 木条的栅栏:木栅 官署前拦行人的木栅栏:陛枑 用竹子、芦苇等围成的栅栏:栅子 关牲口或野兽的圈栏:牢(牢笼;补~;虎~) 养牲畜的栏圈:阑(阑圈;阑牢) 猪圈:苙 牛栏:牛牢 牛囤 关野兽的圈栏:槛 栊 圈禁野兽的栅栏:圈栏 鹿栅 依山谷作遮捕禽兽的拦圈:阹 养马的栅栏:马栈 用于遮拦阻隔的栅栏:闲 防守用的栅栏:砦(~栅;~堡) 城寨 城柴 防卫用的栅栏:寨(山~;营~;起~;小~) 护花草的栏:花栏 药栏 (用铁条、木条等做成的类似篱笆而较坚固的东西:栅栏) ☚ 篱笆 障碍物 ☛ 牢láo鲁刀切,平豪。 ❶畜养用的栏圈。《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未为迟也。” ❷祭祀用的牲畜。见“大牢”。 ❸牢狱,监狱。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画地为~,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❹包罗,涵盖。《淮南子·本经》:“~笼天地,弹压山川。” ❺坚固,牢固。《韩非子·难一》:“期年而器~。” ❻见“牢牢”。 ❼官方发给的粮食。《后汉书·董卓传》:“~直不毕,禀赐断绝。” 〖牢〗 粵 lou4〔爐〕普 láo ❶ 關牲畜的圈。許慎《說文解字》:「〜,養牛馬圈也。」劉向《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而補〜,未為遲也。」 ❷ 祭祀和宴享用的牲畜。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廟食太〜,奉以萬戶之邑。」(以牛、羊、豬祭祀的叫「太 〜 」或「大〜」,只用羊、豬的叫「少〜」。) ❸ 監牢,監獄。司馬遷《報任安書》:「故士有畫地為〜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士子看見地上畫的假監獄,決不進入,面對削木而成的假獄吏,也決不能接受他的審訊。) ❹ 堅固,牢固,有成語「〜不可破」。柳宗元《童區寄傳》:「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縛〜甚。」
牢 牢古代祭祀用的牲畜,亦泛指用牛、羊、猪以祭祀。《周礼·天官·小宰》: “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礼之法。”贾公彦疏: “凡牲必系养于牢 (圈栏),故祭祀宾客之牲并谓之牢。”《左传·僖公十五年》:“改馆晋侯,馈七牢焉。”杜预注:“牛羊豕各一为一牢。”古代祭祀以等级又分为太牢和少牢。帝王、诸侯祭祀,牛、羊、豕三牲俱全称为太牢。《公羊传·桓公八年》:“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何休注:“礼,天子诸侯卿大夫,牛、羊、豕凡三牲曰太牢。”无牛,只备羊、豕以祭为少牢。《仪礼·少牢馈食礼》:“少牢馈食之礼。”郑玄注:“羊、豕曰少牢,诸侯之卿大夫祭宗庙之牲。” ☚ 特牲 脤膰 ☛ 牢láo❶畜圈。如:亡羊补牢。 ❷祭祀用的牲畜。如:太牢(牛),少牢(羊)。 ❸监狱。如:监牢,牢笼。 ❹牢固,经久。如:牢稳,牢不可破,牢靠,牢记。 牢láoⅠ ❶ (养牲畜的圈) fold; pen; stables: 豕 ~ pigpen; 亡羊补 ~ 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 ❷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牺牲) animals for sacrificial rites; sacrifice: 太 ~ sacrificial ox; 少 ~ sacrificial sheep and pigs ❸ (监狱) prison; jail: 坐 ~ be in jail; be jailed; be put into prison; be imprisoned; be thrown into jail; be in prison ❹ (姓氏) a surname: ~ 成 Lao Cheng Ⅱ (牢固; 经久) firm; durable; fast: 绳子没系 ~。 The rope hasn't been tied fast. 这床不 ~。 The bed is rickety [unstable]. ◆牢不可破 be too strong to break; adamant; be indestructible [unbreakable; impregnable]; not be got rid of ...; too strong to be broken; 牢度 fastness; 牢房 skookum-house; cell; ward; 牢固 firm; secure; fast; solid; 牢记 keep firmly in mind; remember well; learn by heart; bear in mind; commit (sth.) to memory; 牢靠 firm; strong; sturdy; dependable; reliable; 牢牢firmly; safely; 牢笼 cage; bonds; trap; snare; [书] draw sb. over to one's side; bind up; tie; fetter; 牢骚 complaint; grievance; discontent; complain; grumble; 牢骚满腹 have [bear] a perpetual grudge against ...; be full of complaints [grievances]; 牢稳 [口] reliable; safe; secure; 牢稳 stable; 牢狱 prison; jail 牢láo❶ 牢不可破|牢骚满腹
❷ 根牢蒂固
❸ 满腹牢骚
❹ 画地为牢|亡羊补牢 牢牢,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牲畜之圈,外爲欄,内爲牲,或从牛,或从羊,後世統一从牛。“牢” 的本義是飼養牛羊牲畜的圈欄,引申爲監獄、牢固等義。卜辭指圈養以供祭祀之用的牲畜,所以姚孝遂認爲,經過特殊圈養之後作爲祭牲的牛羊稱爲 “牢”“”。古代祭祀分太牢、少牢,也寫作大牢、小牢。通常的解釋是太牢用牛,少牢用羊、猪。裘錫圭説, 其初 “”或讀 “少牢”,後來成爲 “牢” 的異體。有趣的是,金文“太牢”的合文作 ,堪稱一絶,而類似的合文在卜辭裏多見,也稱得上是古人的一大創造。提示: 金文末字字形取自 《新見金文字編》,字形以一長横表示封閉圈欄。此字形發現很晚,但爲小篆和秦簡牘文字形的來源提供了唯一可靠的證據。不過這個字形後遭淘汰,分析原因,當是因爲原字的圈欄形不便書寫,所以戰國文字或依甲骨文第三字形改从宀,而从宀之字,即使兩側竪畫延長,其底部也不便加横封閉,故後世不用,可知文字生命的壽夭必有緣由。 楚簡帛文作 ,从宀从牛。秦簡牘文作 ,沿襲金文一體,與小篆同。 牢láo(7画)
 *牢láo7画 宀部 (1) 养牲畜的圈: 亡羊补~。 (2) 监狱: 监~|坐~。 (3) 结实;经久: ~记|~靠|~不可破。 牢 ☚ 牿 � ☛ 牢láo甲骨文以来的会意字,甲骨文西周金文从牢形,作 ,从牛。 甲骨文从牛字的指大牢,古书作“太牢”;又有从“羊”的,指小牢,古书作“少牢”。主要用于祭祀。甲骨文用时可能当作牛牢和羊牢两个字。就像牝(pìn)牡(mǔ)两字不从牛字旁而从羊、豕、鹿、马或犬旁的都有。现在残存一个从鹿从匕[比]的字,就是麀(yōu),是母鹿,读音不同,其他都混成一个字了。所以《说文》泛指养牛马的圈(juàn)。现在更扩大指养牲畜的圈。如:亡羊补牢。后来又指监禁犯人的地方。如:坐牢。组词如:监牢|牢狱。引申为结实,坚固,固定义。如:牢不可破|牢记。 牢★常◎常
láo表意,甲骨文、金文从牛在栏圈中,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牢”。本义表示养牲畜的栏圈,引申为关押犯人的监狱、坚固、经久等。牢 (láo)閑,養牛馬圈也。从牛,从冬省,取其四周帀也。 牢 甲 金 篆 隶láo【析形】象形字。古文字形像圈栏围牛而养之形,牛用以烘托。隶书字形牛圈的象形变作“宀”。 【释义】《说文》:“闲养马牛圈也。”(闲:栅栏)本义是关养牲畜的栏圈。[亡羊补牢]谓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后及时补救。又引申为作祭品的牲畜。古代祭礼用的牛、羊、豕三牲,三牲各一为一牢。也单指供祭祀用的牛或羊、豕。又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由圈养义,引申为监禁犯人的地方,如[牢房]也引申为囚禁、笼络、坚固、稳当等义,如[牢不可破]。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it is shaped like a scene that the fence enclosed the cattle. 【original meaning】The fence for enclosing and raising animals.Ancient cattle and sheep for sacrifice were kept in fence,so the character was extended to mean the animals for sacrifice.The cattle,sheep and pigs for sacrifice were kept in each barn. 牢 ☚ 俘 𦣻 ☛ 00000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