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牡蛎泽泻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牡蛎泽泻散

《伤寒论》方。煅牡蛎、泽泻、蜀漆、炒葶苈子、炒商陆、海藻 (洗)、栝蒌根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一方寸匕,冲服,日三次。小便利,止后服。功能逐水消肿。治大病差后,腰以下有水气者。

牡蛎泽泻散 《伤寒论》

【组方药物】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苈子(熬)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咸) 栝楼根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7味,分别捣碎,下筛为散,更于臼中研之。白饮和服1克,日服3次,小便利,止后服。
【主要功效】 逐水消肿。
【适应病证】 大病愈后,水气停聚,腰以下浮肿,小便不利,脉沉实有力者。
【注意事项】 肾虚者忌服。
【方义分析】 此为仲景名方。方中牡蛎、海藻软坚行水;葶苈子、泽泻泻湿利水;蜀漆、商陆根逐水泄热;栝楼根生津止渴,与利水药合用,使水去而津不伤。诸药相伍,共奏逐水消肿之效。故常用于水肿实证。

牡蛎泽泻散

牡蛎泽泻散

本方出自《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方由牡蛎(熬)、泽泻、蜀漆(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栝蒌根各等分组成。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功能逐水消肿。主治腰以下浮肿,胁下痞坚,喘满烦渴,或胸腹积水,小便不利,脉沉实有力者。
本方于《伤寒论》中原治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然大病后,正气多虚,何以用逐水消肿之剂?钱潢指出:“大病后,若气虚则头面皆浮,脾虚则胸腹胀满。此因大病后,下焦之气化失常,湿热壅滞,膀胱不泻,水性下流,故但腰以下水气壅积,膝胫足跗皆肿重也”。可见本方治证,应以腰以下浮肿为主,其因是病后下焦气化失常,湿热壅滞,膀胱不泻所致,属于水肿实证。治宜逐水消肿,使湿邪从小便而去。方中牡蛎软坚行水,泽泻渗湿利水,蜀漆逐水消肿,葶苈子泻肺行水,商陆峻下逐水,海藻利小便,共使水邪从小便排出,栝蒌根生津止渴,与利水药合用,使水去而津液不伤。诸药合用,共成逐水消肿之效。《医宗金鉴》指出: “此方施之于形气实者,其肿可随愈也。若病后土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行水,则又当别论,慎不可服也”。

☚ 赤小豆当归散   伐木丸 ☛
000038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