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固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固着gù zhuó牢固地附着。1906年虞和寅编辑《博物学教科书·绪言》:“植物: (一) 无智觉力;(二) 不能自由运动,又不能动其枝叶,惟因其基部以固着于土中。”1913年白鹏飞译《工业常识》二四:“盖使媒染剂固着于纤维为主者也,故可名之曰固着剂。” 固着fixation精神分析术语,除了指记忆、思维或症状的固着外,主要指力比多停留于某一阶段或某一事物上。亦即在心理性欲发展中潜意识内力比多部分地停滞于某一较多的发育阶段,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认为固着既是正常发展不可避免的特点,也可成为疾病或适应不良行为的根源。过分的刺激和驱力的不适当的满足或过分受挫,都可引起固着,影响人格的发展。力比多固着有助于个体摆脱困境,故固着也被看做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固着 固着fixation在心理-性发育过程中,个体的力比多或内驱力部分地停留于某一较早的发育阶段,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这一现象,便被称作固着。按照经典的精神分析学说,固着是正常发展的不可避免的特点,但也可成为疾病或适应不良行为的根源。过分的刺激和驱力的不适当的满足或过分受挫,都可引起固着,从而影响人格的发展。弗洛伊德在两种意义上应用这个术语,其一指记忆、思想或症状的固着,其二指力比多停留于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类事物。他认为固着是“压抑”的第一个阶段,是“倒退”的终点。固着于心理-性发育各期的人,分别有其相应的性格特点。力比多的固着有助于个体摆脱困境,故固着也被看作是 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 构造主义 官能心理学 ☛ 固着 固着fixation亦称“固着作用”。精神分析理论术语。其含义有两方面: 一是指人格发展中由于里比多等心理能量在某一阶段的滞留而使个体的行为方式发展出现停滞和反应方式刻板化。即不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成熟;二是作为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发展停滞,指个人习得的行为不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另一种是固定习惯,指个体一再遇到同样的挫折而产生刻板化的反应后,即使遇到变化了的情况,个体仍以刻板的方式盲目地应对。 ☚ 反向形成 隔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