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立项背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立项背景 (一)立项背景为扭转全国粮食生产多年徘徊的局面,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增长,1988年2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并将黄淮海平原做为重点开发区域。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89年起,逐步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这给安徽黄淮海平原区农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 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 (二)开发情况 ☛ (一)立项背景 (一)立项背景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地区是我国开发历史最早的农区之一。为了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60年代中期,国家科委即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组织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禹城县建立了井灌井排改碱实验区,摸索黄淮海地区旱涝碱综合治理的经验。“文化大革命”中,科研实验被迫中止。7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又分别在禹城、陵县、聊城继续开展综合治理旱涝碱的研究工作。80年代初期,禹城、齐河、陵县、济阳等地被列入世界银行“华北平原农业项目区”,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实施改碱项目。这些零星的点片开发,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的前奏。70年代末开始推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村经济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1984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棉花总产分别达到4亿吨和6 000万吨。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农户虽然在培肥地力、精耕细作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对大规模的中低产田改造却力不从心,没有能力从根本上改善生产条件,致使农业生产在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出现了徘徊局面。1985—1987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出现了负增长。而在此期间,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决定在中低产田面积广大、荒地较多、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平原以及三江平原等11片地区率先实施农业开发。1988年4月8日,山东省政府同国务院签定了农业开发责任书,从而拉开了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的序幕。 ☚ 二、黄淮海平原开发运行机制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 (一)立项背景 (一)立项背景为了进一步发展新疆农村经济,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8年向国家提出拟向世界银行贷款建设南疆优质棉基地灌溉工程的项目建议书,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审定批准,列入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备选项目。1989年和1990年世界银行先后3次派团对项目进行考察和评估,1991年经过项目贷款协定谈判,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项目贷款协定。1991年10月28日,在美国华盛顿正式签署了项目的信贷协定和项目协定。项目于1992年世界银行财政年度正式实施,计划5年完成。 ☚ 一、立项背景与条件 (二)项目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