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育科技兴农载体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一度因为认识的偏差和工作经验的不足,不少地方出现“土地到了户,无须搞服务”,农业服务体系出现线断网破的问题,农户普遍感到耕田难、灌排难、治虫难、供种难,一些田块因为种子杂出现“三层楼”、“四层楼”的现象,给农业再上新台阶带来很大难度。这种情况引起了农村各级领导和广大基层干部的高度重视,对必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做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形成共识。
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全省基本上建立健全了“以乡镇以上部门为依托,村集体服务为主体,农户服务为补充”的农业服务网络体系。新形势下不少地方农业服务组织将新农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挖掘生产潜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降低工本,增加效益等作为主要任务,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将村集体服务、农户服务同县乡部门服务有机结合,融为一个科学体系。到1992年,大约有85%以上的村建立健全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全省所有的乡镇,都建立健全了农机、农技、农经、水利等服务站,并不断开拓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