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 城乡建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 城乡建设 (一) 城乡建设西青区城乡建设按照天津市总体规划实施,体现市、区、乡镇的统一性、整体性。20世纪80年代市总体规划确定杨柳青、南河两镇为卫星城,90年代杨柳青和大寺两镇定为天津中心市区的外围组团。同时,伴随着天津市区经济活动和城市建设的扩展、外溢,小城镇建设兴起,带动区域化城镇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一批新型城镇和新兴工业小区,城乡建设进入兴旺发达的历史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 二、经济条件与基础建设 (二) 交通通讯 ☛ (一) 城乡建设 (一) 城乡建设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改造环境、造福人民”的城乡建设方针,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津南区城乡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八五”期间城乡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区新建居民住宅10万平方米,新建农民住宅10万平方米,农民建楼的比例达到10%。尤其是区政府驻地咸水沽镇城乡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先后延伸拓宽并新建道路5万平方米,改造胡同道路10 000平方米。建排水、排污泵站各一座。绝大部分居民实现供气化,在园林绿化方面一年一个新台阶。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城镇。 ☚ 二、经济条件与基础建设 (二) 交通通讯 ☛ (一) 城乡建设 (一) 城乡建设蓟县城乡建设已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1988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蓟县县城总体规划》,1994年又确定蓟县县城为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度假基地,京、津、唐地区交通枢纽、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面积3 822公顷,南部为经济开发区、中部为商贸居住区、北部为旅游度假区,全县41个乡镇,都制定、修订和完善了村镇建设规划。 ☚ 二、经济条件与基础建设 (二) 交通通讯 ☛ (一) 城乡建设 (一) 城乡建设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宝坻县城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到1995年,全县城镇累计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居民住宅面积96万平方米;农村住房1 146万平方米。 ☚ 二、生产条件与基础建设 (二) 交通通讯 ☛ (一) 城乡建设 (一) 城乡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夕,静海县城区面积仅1平方千米。新中国成立后,城区建设开始向东发展。1977年,城区面积发展到6.11平方千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城建设发展迅速。1994年,在县城东部的京福公路两侧开始建“十里长街”。到1995年,城区面积发展到9.2平方千米。城区文体活动场所俱全,卫生医疗设施健全,各类教育设施齐全。闹市区有较大型的商场10余家,宾馆、旅馆、饭店百余家。城内建有4个公园,总面积19.28公顷。1995年,县城绿地面积28.05公顷,人均拥有绿地4.39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比1978年的4.3平方米增长近2倍。村镇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历史上,村镇人民世代住的是土坯房,照明是油灯,喝的是河水、井水、坑水。到1977年,全县各村镇都安上了电灯;1989年,自来水全部入户。1995年,全县村镇房屋增加到51.56万间,建筑面积925.55万平方米,是1949年的11.6倍;人均占有住房面积21.80平方米,是1949年的5.5倍。有4个镇被国家建设部和天津市确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 二、经济条件与基础设施 (二) 交通通讯 ☛ (一) 城乡建设 (一) 城乡建设为加快县城建设步伐,1995年制定了《滨海新城建设总体规划》,围绕把县城芦台镇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城和以商贸、娱乐为中心的,集工商、贸易、娱乐为一体的商贸重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狠抓了实施和建设。县城建成面积由1976年地震以前的1.53平方千米,发展到现在的2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达到了7.1万。镇内有一、二级道路18条,小区路280条,总长度70千米,总面积40万平方米。建有日供水能力8 000吨的供水站一座。同时,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相配套的购物、食宿、娱乐等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总面积2平方千米的经济开发区和占地56.63公顷的大型综合贸易开发区、以旧城区为中心的商贸居住区、依托交通优势的大型仓储区、以芦汉路两侧为重点的工业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二、经济条件与基础建设 (二) 交通通讯 ☛ (一) 城乡建设 (一) 城乡建设塘沽城区建设初具规模,市区面积70平方千米,已建成外向型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现代化港口城市。塘沽区渔农村乡镇建设规划,是1982年在区规划管理部门指导下,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的。规划依据近郊特点,确定了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原则。1983年乡村住宅建设建筑面积为99.8万平方米,1995年达212.6万平方米,增加113%。集资联建住宅楼越来越多,农民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一些乡镇建立了集中供热和供水设施。公用建设,1983年为19.2万平方米,1995年27万平方米,增加40.6%,其中以中小学、卫生院、敬老院等为主体。 ☚ 二、经济条件与基础建设 (二) 交通通讯 ☛ (一) 城乡建设 (一) 城乡建设汉沽区是天津滨海新区组成部分,属于“大城市,小农村” 的结构。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大地震波及汉沽区,经过近20年的恢复重建,城区面积已达13.60平方千米,乡村用地面积已达812.5平方公顷,农村住宅建筑面积达102.7万平方米,其中楼房为0.31万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平房为102.4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8.82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农村供水设施达100%。 ☚ 二、经济条件与基础建设 (二) 交通通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