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一)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不久,江西即着手对庐山、井冈山等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进行保护和开发,并初步开展一些外事接待型的旅游活动。这一时期,主要是接待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来访的贵宾、专家、记者等。1958年,国务院批准南昌、九江(庐山)供自费旅游者参观浏览,赴赣的海外游客因此日渐增多,由1953年的近400人次增至1959年的近4 000人次。之后,受中苏关系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海外游客一度骤减。1978年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外交往日趋活跃,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全省各地积极开发旅游景点,改善旅游交通,更新接待设施,充实旅游队伍,旅游业开始呈现蓬勃生机。海外游客明显增多,由1980年的1.23万人次,创汇91万美元增至1995年的7.36万人次,创汇2 499万美元。90年代初开始,国内旅游也得到快速发展,1995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 120万人次, 旅游收入6.3亿元人民币。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 带动了当地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1996年, 旅游业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3.27%。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 为当地农村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性、支柱性产业, 对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井冈山市较早就开发旅游资源, 至90年代初, 明确提出了 “旅游兴市” 的战略, 将产业顺序从 “一、二、三” 调整为 “三、二、一”, 有力地促进了井冈山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1995年, 井冈山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7%。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 353.24元, 比上年增长33%。鄱阳湖畔的湖口县, 80年代开发建设石钟山, 90年代开发建设鞋山, 与彭泽县的龙宫洞连成一片, 形成庐山山下的一条旅游热线。至1995年底, 湖口县10年间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280万人次,不仅促进了湖口县的市场繁荣和百业兴旺, 还沟通了信息, 引来了外商。该县与美国、东南亚、港澳地区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客商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有58家国内外企业在湖口县投入了资金, 其中:开办外商投资企业17家, 引进外资1.15亿元。 ☚ 三、农村旅游业 (二)丰富的农村旅游资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