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农业的发展为其他各业输送了大批劳动力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一)农业的发展为其他各业输送了大批劳动力 (一)农业的发展为其他各业输送了大批劳动力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省从事农业的人口和劳动力比重很大。1952年全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2%,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66.4%, 大量农业劳动力被束缚在耕地上。随着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及从外省流入人口的逐年增多,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也迅速增加。1957—1975年平均每年增加农业人口60万人,增加农业劳动力6万人。但此期间, 城市工业迅速发展, 大庆油田、大兴安岭林区和新兴矿区先后开发,全省非农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相当于农业劳动力增长速度的1.8倍。因此, 到1975年全省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5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相当一部分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业生产领域。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增长趋向平缓, 而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劳动力则持续增长。1990年全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到57.9%, 农村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37.7%。1995年全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50%, 每个农村劳动力负担人口由1980年的3.55人, 下降到1995年的1.50人。全省不少地方出现了非农业劳动力超过农业劳动力的重大变化。见表14-2-2。 表14-2-2 农业人口、农业劳力占人口、总劳力的比重 单位:%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一批农业劳动力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 其中: 有一部分补充到城镇工矿企业; 有相当一部分“离土不离乡”, 补充到农村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行业等。1995年全省农村种植业的劳力有480.2万人, 占乡村总劳力78.41%; 从事林、牧、副、渔的劳力28.9万人, 占4.56%; 从事乡镇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以及文教卫生等方面的劳力达103.3万人, 占乡村总劳力的17.03%。 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比重逐渐缩小, 农业劳动力有效地向其他各产业转移, 对于推进农村工业化、进一步巩固加强农村经济地位十分有利。 ☚ 二、农村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二)农业的发展为轻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