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一般检查
鼻部一般检查包括外鼻检查、前鼻镜检查及后鼻镜检查。
外鼻检查 有视诊及触诊。观察鼻梁、鼻翼和前鼻孔的形状以及外鼻部皮肤。鼻梁歪斜、塌陷常是外伤、萎缩性鼻炎的后果。鼻中隔高度偏曲也是鼻梁歪斜的原因。鼻梁变宽可为鼻息肉压迫的结果。患增殖体肥大的儿童可使鼻翼发育不良和前鼻孔狭窄。鼻窦囊肿有时可见面部膨隆或压之有乒乓球的感觉。患急性鼻窦炎时局部皮肤及软组织可红肿; 上颌窦炎尖牙窝有压痛; 额窦炎眼眶内上角有压痛。
前鼻镜检查 先检查鼻前庭。患者头稍后仰,检查者用拇指抬起其鼻尖,观察皮肤有无充血、湿疹、皲裂、疖肿及鼻毛有无脱落等。然后检查鼻腔,左手持鼻镜,额镜的反光照在鼻尖部,将闭合的鼻镜放入鼻前庭,镜页与鼻底部平行,慢慢张开。注意鼻镜前端勿越过鼻阈,以免损伤粘膜引起出血或疼痛。
检查时需要变动患者头位,患者头微低时可观察下鼻甲、下鼻道、总鼻道下部及鼻中隔前下方; 头后仰30度可看到中鼻甲、中鼻道及嗅沟的一部,总鼻道及鼻中隔的中部。若再后仰30度,则可看到鼻丘、中鼻道及嗅沟的全部、鼻中隔上部及顶部。前鼻镜检查不能看到上鼻甲。如粘膜肿胀,可先用麻黄素收缩后再检查深部。有时须用探针探触,了解粘膜的厚度、硬度、有无水肿、粘连或异物; 也可探查肿瘤或息肉的根蒂。对不合作的儿童,须由他人搂抱,一手在上扶头,一手按住双臂,两膝夹住儿童的双腿,用小号鼻镜检查。检查婴儿则取仰卧位,可用耳镜代替鼻镜。前鼻镜检查后取出鼻镜时,切勿闭紧双页,以免夹住鼻毛引起疼痛。检查结果绘图记录。
正常鼻粘膜呈淡红色,光滑湿润。检查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❶鼻粘膜色泽和形状及分泌物性质和存在部位。急性鼻炎初期粘膜鲜红充血,有粘液性分泌物。慢性鼻炎粘膜暗红,下鼻甲前端有时呈桑椹状,分泌物为粘脓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粘膜苍白水肿,或呈淡蓝色,分泌物水样清稀。萎缩性鼻炎粘膜萎缩、干燥、被覆脓痂,下鼻甲变小,中鼻甲偶见肥厚或息肉样变。一般鼻窦炎分泌物多为粘脓性,牙源性上颌窦炎分泌物多为脓性,有臭味。患前组鼻窦炎者中鼻道积脓。血性鼻涕应注意有无异物、肉芽、溃疡及肿瘤。
❷鼻中隔形状和粘膜。鼻中隔很少垂直于正中线,软骨部常偏于一侧,软骨与犁骨交接处可出现嵴突或距状突。如鼻中隔偏曲应注意有无通气及引流障碍。注意鼻中隔前下方Little区有无血管扩张、糜烂、出血及穿孔等。
后鼻镜检查 与鼻咽镜检查相同(见“咽一般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各鼻甲后端的色泽及形状,各鼻道有无分泌物,有无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