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区级民族自治地方。1956年8月8日建立。位于贵州省南部,南邻广西。州政府驻都匀市,辖一个县级市、十个县和一个自治县,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居民有布依、苗、汉、水、侗、瑶等族,总人口3379400人。境内主要为山地,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平均1000米左右。苗岭山脉横贯,主峰云雾山在都匀、贵定之间。红水河、清水江及其支流蜿蜒于群山间,多峰林、溶洞及伏流。属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以农业为主,有水稻、玉米、甘薯、甘蔗、烟草、棉花、麻、茶叶、柑橘及油茶、油桐、竹、木材等,特产有黄豆树。矿产有煤、铁、磷、水晶、汞等。解放后,建有机械、化学、煤炭、电力、造纸、皮革、麻纺等工业。建立了州、县、区三级医疗卫生网。境内交通发达,有黔桂、湘黔铁路经过,并已建成公路6500多公里。近些年,州内在全力普及中小学教育的同时,还创办了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和农业专科学校,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自治州各族人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各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建立。在贵州省南部, 南邻广西。自治州人民改府驻都匀市。古属夜郎。汉属牂柯郡及象郡毋敛县。唐置羁縻庄州,称南谢蛮。宋为羁縻南宁州(治所在今惠水县),继属八番地。元分属八番军民安抚司、都匀等处安抚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都匀安抚司为都匀卫, 成化十年(1474)升为都匀府,清沿旧制。改土归流前,与今罗甸等县属泗城州。辖一个县级市、十个县和一个自治县(1984年6月)。居民有布依、苗、汉、水、侗、瑶等族。境内主要为山地,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平均1,000米左右。苗岭山脉横贯,主峰云雾山在都匀、贵定之间。红水河都柳江、清水江及其支流蜿蜒于群山间,多峰林、溶洞及伏流。属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以农业为主,有水稻、玉米、甘薯、甘蔗、烟草、棉花、麻、茶叶、柑橘及油茶、油桐、竹、木材等,特产有黄豆树。富煤、铁、石油、水银等矿藏。解放后黔桂铁路贯通其境,公路交通较为发达。有机械、化学、煤炭、电子、电力、造纸、皮革、纺织等工业。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1956年8月8日成立,州首府驻都匀市。辖9县2市1自治县。居民有布依、苗、侗、瑶、汉等36个民族,总人口为370.08万(2000),其中少数民族202.49万人,占总人口的54.72%。境内主要是山地,海拔平均1000m左右,年降水量1000mm左右。以烤烟、油菜、桐油、茶叶为代表的农作物达10多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磷、煤、硅、锑等近50种;州内大小河流200多条,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09万kW,可供开发60万kW。200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101.2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8.35亿元,粮食总产量1176218t,地方财政收入58773万元。公路通车里程7240.9km。有国家级风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622所,其中大专4所,中专10所,中学170所,职业中学41所。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南部行政区。邻接广西,湘黔、黔桂两铁路经过境内。辖都匀市及权里等11县(市)。首府都匀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黔桂、湘黔铁路经过。1956年建州,居民有布依、苗、汉、水、侗、瑶等民族。州政府驻都匀市。辖1市11县。其中福泉、瓮安、龙里、贵定、长顺县和都匀市全部或部分土地属长江流域。苗岭横贯。产稻、麦、玉米、甘薯、烟草、麻、茶、柑桔及药材。有磷、煤,铁等矿藏和机械、化学、煤炭、电力、造纸、皮革等工业。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