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黑脂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黑脂麻

药名。出《本草纲目》。又名胡麻、巨胜、黑芝麻、乌麻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黑色种子。甘,平。入肝、肾经。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耳鸣,头痛,血虚风痹麻木,肠燥便秘,须发早白,病后脱发,妇人乳少。煎服:9~15g。本品含脂肪油可达60%,油中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软脂酸等的甘油脂及甾醇、芝麻素等。还含叶酸、烟酸、卵磷脂、蛋白质和多量的钙。种子提取物口服能降低大鼠血糖。

黑脂麻hēi zhī má

《本草纲目》谷部第22卷胡麻(51)。药名。即九蒸胡麻,参见“胡麻”条。

黑脂麻hēizhīmɑ

中药名。出《本草纲目》。别名胡麻仁、黑芝麻。为胡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DC. 的黑色种子。甘, 平。入肝、肾、大肠经。补肝肾, 润五脏。治肝肾不足, 虚风眩晕, 头痛, 耳鸣, 血虚麻木, 肠燥便秘, 病后虚弱, 妇人乳少。煎服: 9 ~15 克。本品含脂肪油可达60%, 系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软脂酸等的甘油酯、甾醇、芝麻素等, 还含叶酸、烟酸、卵磷脂、蛋白质和多量的钙。种子提取物口服能降低大鼠血糖。

黑脂麻

黑脂麻

黑脂麻又名黑芝麻、巨胜、乌麻子、油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胡麻。为胡麻科植物胡麻Sesamumindicum L. 的黑色种子。原植物全国大部分省区有栽培。
本品味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功能补肝肾,润五脏,乌须发,明耳目。临床常与桑叶配伍,如桑麻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腰痠肢麻、视物模糊、须发早白、肌肤燥涩等证。若肝血虚而风阳上旋,眩晕头痛者,则宜配养血熄风、平肝潜阳之品,如首乌、穞豆衣、菊花、薄荷、石决明等。前人经验,患风病者长食脂麻则步履端正, 语言不蹇;中风口眼㖞斜, 半身不遂者,亦可以本品配地黄、首乌、牛膝及桑叶、菊花等为丸,久服有功。刘河间云:“胡麻入肝益血,故风药中不可缺也”,所以血虚生风之证,用之颇为相宜,但须随证配伍,方可相得益彰。本品还可应用于痹痛,如《本草述钩元》谓,脂麻得何首乌,苍术,牛膝、当归,续断、桑寄生等治风湿痹; 《方脉正宗》以脂麻配白术、威灵仙为散剂服,治一切风湿腰脚疼重及游风行止不定。它如风虚痹弱,四肢痿软无力,兼有腰膝疼痛者,又可配合干地黄、薏苡仁等以养血祛风,舒利筋脉,如《寿亲养老新书》巨胜酒。脂麻富于脂肪,善能泽枯润燥,故有滑肠通便作用,不论老人或病后,产后,凡津枯血少,大便秘结者,皆可用本品炒研,酌加蜂蜜冲服,也可配合火麻仁、当归,肉苁蓉等煎服。妇人血脉不充,乳汁短少,常用脂麻炒研,入盐少许食之,亦有效益。脂麻外用,可治疮疡肿毒,具有败毒消肿,生肌止痛等功能。如《新修本草》著录,以脂麻生嚼涂治小儿头疮及浸淫恶疮;《本草纲目》治痔疮风肿作痛方,用脂麻煎汤洗之;《圣济总录》治疔肿方,用脂麻烧灰,与针砂等分研为细末,醋调如糊敷患处。此外,脂麻亦可用于烧烫伤。如《肘后方》治水烫火烧之烂疮,以生胡麻捣如泥,厚涂患处; 外敷溃疡,又有保护创面、促进愈合之功。研末服,10~30g。脾弱便溏者忌用。
芝麻梗、胡麻花亦供药用。芝麻梗: 为脂麻的枯茎,又名麻秸、脂麻秸、芝麻荄。古方以本品烧存性,出火毒,研末,淡豆腐蘸食之,治小儿盐哮。配柚皮煎服,可治咳嗽气喘。配豨莶草、臭梧桐根、蜀羊泉等煎服,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煎服15~30g。
胡麻花: 为脂麻的花,又名乌麻花。有润肠作用。民间于三伏时采收脂麻花,浸于烧酒中,冬日冻疮将发时,取以涂擦患处,虽已红肿,亦可消散。
实验研究: 黑芝麻种子含脂肪油可达60%,油中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廿四酸、廿二酸等甘油酯及甾醇、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维生素E等。又含叶酸18.45mg%、烟酸0.48mg%、蔗糖0.64%、卵磷脂0.65%、戊聚糖。种子尚含脂麻甙、多量蛋白质及碳水化物,在碳水化物中有车前糖、芝麻糖。另含少量磷、钾及细胞色素。胡麻叶含脂麻甙。
黑脂麻油较长期饲喂大鼠,可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血糖,增加肝及肌肉中糖元,芝麻素有轻度灭蝇作用。

☚ 鱼鳔   野料豆 ☛
000028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