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麻病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麻病害jute diseases

已知黄麻病害有51种。中国发现31种,其中真菌病害22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1种,线虫病2种,寄生性种子植物2种及缺素症2种。以炭腐病(枯腐病)、根结线虫病、立枯病、炭疽病和花叶病对产量影响最大,常年因病减产15%左右。
简史 1917年印度菲隆(R.S.Finlow)在西孟加拉首次发现黄麻由病毒为害引起“失绿症”。1922年日本泽田兼吉在中国台湾发现茎斑病为害。1927年英国阿斯比(Sidney Francis Ashby)发现印度黄麻因炭腐病为害引起苗腐、根腐、茎基腐和茎腐等。40年代初,日本铸方未彦和山本和太郎在中国台湾分别发现黄麻受炭疽病和炭腐病为害。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方中达和陈廼用对南京近郊的黄麻病害作了调查。50年代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浙江萧山棉麻所等单位对黄麻病害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
分布和种类 中国有苗病12种,分布广,为害重的有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R.cerealisVander和R. crocorum Fr.)、苗枯病(Alternariasp.,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和F.solani(Mart.)Sall.等)、炭腐病(Macrophomina phaseoli Ashby)、圆果种黄麻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rchorum Ikataet Tanaka)和长果种黄麻黑点炭疽病[C.gloeospor-ioides(Penz.)Sacc.]等,可致黄麻烂种、烂芽、苗腐和猝倒。长江流域和华南麻区均有发生;印度、孟加拉国、泰国和缅甸等黄麻主产国亦有分布。
黄麻病害按其为害部位分为根病类、茎病类和叶病类等。
根病类 主要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Chitwood)引起的根结线虫病,可致麻株根系产生许多瘤状物,引起叶黄、株矮、生长发育不良,线虫病株易遭菌类侵染引起根腐。
茎病类 中国有11种,分布广,为害重的有圆果种炭疽病、长果种黑点炭疽病和茎斑病(Cercosporacorchori Saw.),可致茎部产生黑色病斑。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和黑枯病(Diplodia cor-chori Syd.)可致麻株茎部枯死。此外,茎瘤病(Physoderma corchori Lingappa)在麻株茎部散生许多突起的瘤状物,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麻区经常发生,可使麻株成片枯死。茎腐病(Ascochyta cor-chori Hara.)和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是台湾麻区常见的病害。
叶病类 中国有9种,主要有长、圆果种炭疽病,引起长圆果种黄麻叶片腐烂。茎斑病,可致叶片产生不规则形病斑。圆果种黄麻叶枯病(Helmintho-sporium corchorum Watanabe et Hara),病斑褐色,具轮纹,病叶早落,严重时麻株呈光秆。叶斑病(Phyllosticta corchori Saw.),可致大部分叶片布满黄褐色病斑,病叶早落,中国和印度局部麻区发生较重。黄麻细菌性斑点病(Xanthomonas nakataeDowson)是长江流域、台湾和日本圆果种黄麻上的常见病害,使叶上形成许多多角形油渍状黑色斑,病叶早落。
此外,青枯病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是为害维管束的细菌病害,中国、印度、孟加拉国部分麻区屡见发生,使麻株成片枯死。长果种黄麻枯萎病Fusarium semitectum Berk et Rav.)是为害维管束的真菌病害,使麻株枯死,浙江、湖南发生严重。叶粉虱传毒的黄化花叶病(JYMV)由球状病毒引起,使叶片变色绉缩畸形,生长受阻。另外,麻地缺钾引起金边叶病是中国连作麻地的常见病害。
世界部分产麻国严重为害而中国尚未发现的病害有圆果种黄麻梢枯病(Curvularia subulata),是印度70年代才发生的新病害,可致麻株顶端柔嫩组织凋萎。黄麻白粉病(Oidium sp.)使叶片、枝条和种荚覆满白色粉孢子,麻叶早落、种子丧失发芽力。长果种黄麻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ilicicola Boe.et Rei.)可致麻株根系腐烂而枯死,早熟巴西麻区的特有种。
黄麻多数病害的病原菌能在种子和病残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黄麻生长期间籍风雨、昆虫、流水及农事操作再侵染。种子及土壤带菌量高,苗期低温高湿,麻地地势低洼、板结、种植感病品种,麻株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田间管理粗放及连作麻地均有利发病。
病害控制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❶种子处理。用克菌丹、福美双、硫菌灵、多菌灵、多福合剂、代森锰锌浸种或拌种。
❷栽培措施。清除病残,种植抗病品种、适期播种,轮作换茬,合理施肥、合理排灌,及时中耕、除草、间苗等。
❸药剂控制。福美双、克菌丹、甲霜灵、多菌灵和托布津等药剂对多种真菌病害都有效。根结线虫严重发生的地块可用D-D混剂、涕灭威或克线丹处理土壤。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