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丝桥古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丝桥古城 黄丝桥古城黄丝桥古城位于湖南西部凤凰县境内,此城雄踞湘黔边陲要冲,地势宽阔,东有七里冲咽喉之扼,南有亭子关之险,西有绵长牢固的边墙之塞,北有高山深谷之障。 ☚ 凤凰县 德夯苗寨 ☛ 黄丝桥古城 黄丝桥古城位于凤凰县城西28公里的阿拉营乡境内,初名渭阳城,后叫凤凰营。始建于唐代,现存城垣为明代所建,系石炭岩青石结构建筑。城周1.5公里,呈长方形。城墙高约5米,厚1.7米。雉碟箭垛保存完整。古城原有4个城门,现有3个保存完好。城门洞为圆形建筑,城楼高10余米,飞檐翘角,雄伟壮观。登城远眺,瞰景甚佳。城内以长街为中轴,小巷交织。明清两代凤凰直隶厅驻地和通往衙门的建筑尚存,是湖南目前保护最好的古城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沱江古镇 腊尔山 ☛ 黄丝桥古城 黄丝桥古城位于凤凰县阿拉营镇黄丝桥村。唐代渭阳县故城和中国万里长城 “苗疆边墙”段城堡兵营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元和郡县志》载,古城始建于唐垂拱三年 (687)。初名渭阳城,唐代渭阳县治曾设于此。原为土城,屡圮屡修。清乾隆四十四年 (1779) 始以青石砌筑。咸丰九年 (1859) 维修加固。时为清兵凤凰营驻地。1913年营废,成为民居。1985年维修。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残长约240米,东西残宽约160米,占地面积29000平方米。城墙以青石砌筑,高5.6米,厚2.9米,上有矮堞箭垛300、炮台2、瞭望台1。古城开东、西、北三个城门,名 “和育门”、“实城门”、“日光门”,门洞为圆形。南城门为一实心门。四门上均建城楼,高过10米,均为重檐歇山顶,檐下施斗拱,雄伟壮观。登楼远眺,良田千顷,绿水迂回,斜阳夕照,炊烟缕缕,一派田园诗韵。城内以长街为中轴,小巷交织。明清时代的厅长官驻地和通利衙门的建筑、演武场遗址等尚存。黄丝桥古城是湖南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垣。 ☚ 石头寨营盘 舒家塘古兵营 ☛ 黄丝桥古城苗疆古迹。位于湖南凤凰县城西25公里处。唐垂拱三年(687)建。原名渭阳城,后改凤凰营。民国二年(1913),改称黄丝桥古城。城为青石结构。东西长153米,南北宽190米,呈长方形。外墙高5.6米,内墙高2.9米。道宽2.4米。墙端设大小箭垛300个。城内筑有炮台两座,演武厅一处。今仍坚实牢固,完整无损。是研究湘西苗族、土家族历史的实物资料。今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