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津市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津市市 津市市属常德市。位于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面积550.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1千公顷。人口24.7万。1995年工业总产值12.47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9亿元。财政收入3865万元,支出4599万元。省辖县级市。辖四街道办事处和新洲、渡口、保河堤3镇、6乡。古称“三洲驿”,明代开始称津市。1988年4月改由常德市代管。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5℃,降水量1272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澧水流域松澧平原的商品集散地。主要工业产品达100余种,主产丝、棉、麻织物和酸、酶、盐等。“斑马蚊香”和猪鬃系传统名产。主要农业产品有稻谷、油料、棉花、蔬菜、水果、牲猪等。津市港为省内六大内河港口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轮船可达益阳、长沙、岳阳、武汉、宜昌等地。公路干线直通长沙等湘鄂两省几十个地区和县市。名胜有关山、嘉山等。 ☚ 常德市区 安乡县 ☛ 津市市 津市市位于湖南省北部,居澧水下游,滨临洞庭湖西北岸。明朝置嘉山镇,属澧州。清朝置嘉山镇、津市镇,州判驻津市镇 (一说明置嘉山镇,清改置津市镇。据《清史稿·地理志》载,澧州直隶州置“汇口、三汊河、津市、嘉山四镇。”津市、嘉山实为两地)。民国时期仍置津市镇,属澧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10月设立津市市(县级),以津市街区和澧县云台乡的第四、五、六保及谵阳乡的潭徐垸为其行政区域。1952年9月撤销并入澧县。1953年9月复置市。1963年5月撤销,再并入澧县。1979年12月复置津市市 (县级),以澧县的津市镇,新洲公社的关山大队、团湖大队,灵泉公社的大旗大队为其行政区域。1988年1月撤销常德地区时,津市市由省直辖。现属常德市。面积558平方公里。津市地处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冲积平原为主。最高点红岩寨海拔378米。澧、澹、涔、道四水在境内汇合,由西向东注入洞庭湖。年平均气温16.5℃,1月平均气温4.2℃,7月平均气温28.8℃。年平均降水量1272毫米间。津市市在历史上是湘西北一大商业城市,澧水流域物资集散地。新中国建立后,工业迅速发展,以轻化工业为重点。主要产品有汽车车桥、精盐、蚊香、味精等。湘澧盐矿、津市丝绸、津市味精、“斑马牌”蚊香、汉庄猪鬃均为传统名产,闻名省内外。“绿康牌”甜酸头、“木子牌”腐乳王、“张老头” 牛肉干、“云露牌”香肠等是当地著名的风味小食品。农产品以粮食、棉花、油料、麻类为主。水运交通发达,津市港是湖南省内六大内河港口之一。306、307省道纵贯全境,302线与澧县相连。名胜古迹有虎爪山遗址、澧阳路故城、古大同寺、药山寺、津市森林公园、嘉山风景名胜区等。 ☚ 常德市区 安乡县 ☛ 津市森林公园/古大同寺/嘉山风景名胜区/澧阳路故城/药山寺 ☚ 莱公泉 津市森林公园 ☛ 津市市 津市市位于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洞庭湖西北角,与湖北省相邻。1949年由澧县析置,以后多次并入、分置,1950年建市,湖南省直辖市。市区被澧水一分为二,南部为丘陵地带,北部为冲积平原。面积550.79平方公里,人口25万,有蒙、回、藏、苗、壮、土家等少数民族。为澧水流域和湘鄂边境物资集散地,有“小汉口”之称。津市港为湖南6大内河港口之一,除连接洞庭湖各市县外,航道治理后可与湖北松滋、沙市等地通航。公路贯通湘鄂边境县(市)和地区。农业产稻、棉、花生、油料、蚕茧等;工业品主要有原盐、味精、机制纸、酶制剂、丝织品、棉布、蚊香、猪鬃等。湘澧盐矿是湖南省最大的盐业基地。 ☚ 汨罗市 韶山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