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春2号黄瓜1986年开始,天津市农科院黄瓜研究所李加旺从250份黄瓜品种资源中筛选出5个优系材料做亲本,配制成7个组合,发现编号为“88—7”的组合,具有早熟、抗病、优质、丰产的特点,经小区品种比较及区域性示范,一致反映良好。1993年定名为“津春2号”黄瓜。是专门用于早春和秋延后塑料大棚保护的种植品种,对黄瓜三大病害(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具有较强抵抗力,从播种到收获需65天,前期产量比对照品种高20%左右。瓜条棒型,深绿色,均匀,瓜条长约32厘米,单瓜重约200克,商品性状好。1994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研制成功以来,在天津市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1995年已占全市大棚保护地种植总面积(2万亩)的60%以上。还推广到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河南、湖北、陕西、新疆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1995年底,全国累计种植45万亩,为社会创经济效益2.9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