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麻醉与误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麻醉与误吸

麻醉与误吸

将口咽内的异物吸入至肺,造成气道乃至全身不同程度的损害即为误吸,是麻醉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麻醉的发生率为7~14%,死亡率最高达70~80%,近年有所下降。
误吸的机体损害 呕吐、反流 (一种胃内容物的被动逆流) 或口咽内其它异物的误吸,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胃内容物的误吸最为常见,因其酸碱度、感染性、误吸量及食块大小的不同,危害程度也各异。
(1) 胃内容物的酸碱度(即误吸物的pH):是误吸的危害因素之一,人的临界pH值一般为2.5,酸度愈高,危害性愈大,但pH至1.5以下,即不再加重。动物实验及临床所见,pH≤2.5时,几分钟内高酸性物质迅速分布至肺内,出现细支气管上皮细胞退行性变,肺水肿及肺出血。肺泡Ⅰ型细胞坏死,Ⅱ型细胞退变。如实验动物未死,在24~36小时内,出现多型核细胞浸润,使肺泡实化,气道损害粘膜坏死,48小时后见到透明质膜,至72小时,炎症开始吸收,支气管上皮再生,急性炎症减轻,一般在2~3周后恢复正常。按其性质,病理生理改变属严重化学烧伤,主要表现为肺泡毛细血管损害后,致大量血浆渗出至肺泡。肺顺应性减低,并有肺水肿。血容量大量减少,引起严重低血压。因气道发生反应性痉挛闭锁,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下降 (肺不张发生因素之一),出现严重缺氧,肺水肿,肺泡出血使肺实化等。以上因素作用的结果,使PaO2下降,通气/灌流比值减小,肺内分流增加,PaCO2可能正常或稍高;肺动脉压先升,后因心输出量的下降而降低,故肺动脉压可正常或稍低,肺血管阻力则上升。误吸物的pH>2.5时,最初造成的损害大致与误吸pH≤2.5的酸性物质相同,但很少引起肺泡上皮坏死,嗜中性细胞浸润也轻。缺氧、肺水肿及充血等改变,为时短暂,程度轻,易于恢复。
误吸食糜或高渗性食物(如牛奶等)6小时内,出现广泛的出血性肺炎,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有红细胞、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等浸润。如动物未死亡,48小时内出现广泛的肉芽肿反应,并有巨噬细胞集合,肺泡壁也因细胞浸润而增厚,72小时后出现单核细胞及肉芽肿。肺泡渗出出现较晚,程度也轻,且很少发生支气管内液体渗漏;缺氧显著,故PaO2明显减低,PaCO2则上升。
(2) 误吸量: 大量大块固体食物的误吸,立即引起气道堵塞,后果严重。引发吸入性肺炎除取决于误吸量外,还与误吸物的pH有关,pH≤2.5时,致吸入性肺炎狗需1~2ml/kg,恒河猴0.4ml/kg以上,在人类至少须在25ml左右。微量误吸可不显临床症状。
(3) 感染: 误吸大量细菌污染物质 (如肠梗阻时的肠液),即使pH不低,机体仍可出现强烈反应,肺炎病损往往极其严重。这种误吸物虽为量不多,也可以发展成为坏死性细菌性肺炎、肺脓肿或脓胸。误吸大量单纯的高酸性胃内容物(pH≤2.5),早期未见病菌,以后发生肺内感染可能属继发。
误吸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胃排空延缓: 因精神因素、创伤、疼痛或分娩时宫缩等原因,使胃内容物长时存留 (最长可达12~16小时,个别至20小时)。对急症手术病人尤须警惕。
(2) 胃内压增大: 一般认为,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正常时具有防止胃内压上升时的反流作用。只有当胃内压大于80~100mmHg或食管下段内压小于10mmHg时,反流才可发生。胃内压增大情况有: 消化道梗阻病变,辅助呼吸、控制呼吸或过度通气等气体可能压入胃内,手术操作、纱垫填塞或拉钩挤压胃肠。上述原因使胃内容物郁积,或受外力挤压,导致呕吐或反流。
(3) 反流: 重力或贲门松弛可产生反流。前者在病人取头低位、截石位或俯卧位时最易发生 (胃内容物顺胃肠减压管旁的裂隙涌出),后者由于麻醉或昏迷等原因所造成。
(4) 病人反应迟钝: 由于全身麻醉,病情危重,颅内手术或颅脑外伤,气管切开,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以及严重创伤等原因,都可能使病人口内异物未及时吐出。
症状及诊断 大块食物堵塞气道,立即出现呼吸道堵塞症状,若部分肺堵塞,则出现局部肺不张、局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可能移位,肺X线片显示阻塞部位肺体积缩小并均匀性密度增高。高酸性胃液的误吸(Mendelson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哮喘样发作、进行性呼吸困难、心率增速、紫绀。肺听诊有哮鸣音、罗音,偶有泡沫及肺水肿症状。动脉血压下降,血浆容量减少,血细胞压积上升。血气分析发现PaO2下降,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测胃内残余液的pH,可大致估计胃液的酸度高低。胸部X线片示斑块状肺实化及肺不张,此后则有肺纤维化等的改变。食糜误吸的症状与高酸性胃液误吸者相似,但症状较轻,预后较好,死亡率也低。误吸细菌污染的肠液(如肠梗阻之粪便样物质),即使量不多,也可立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败血症性休克等,症状极其严重。纯胆汁的误吸(其pH虽>2.5,但肺部反应往往强烈),严重性也随误吸量的加大而增重。必须注意,全麻病人的误吸症状多不显,误吸量不多时误吸症状多在2~12小时后才出现。
发现口咽内有异物并经气管吸引证实,以后出现明显的窒息症状,伴有呕吐或反流等是诊断的要点。在全麻或昏迷病人,误吸症状可能延迟出现或被掩盖,应作动脉血氧分压、酸碱度、肺X线检查,配合临床缺氧或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症状,诊断便可成立。误吸症状必须与哮喘、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或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梗塞、羊水栓塞等相鉴别。
误吸的预防 误吸可以预防,对危重病例,严重创伤,急腹症,心肺复苏,呼吸衰竭,败血症及老弱等病人;产妇分娩时或病人有脑外伤、脑血管病变、昏迷、半昏迷或惊厥等症状,以及吞咽困难、胃肠道梗阻、肠麻痹等病症,或病人为全麻及麻醉清醒过程中,都应十分警惕误吸的可能,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择期手术病人,成人术前4~6小时禁食,小儿以禁食4小时左右为宜。婴儿胃排空时间约半数可超过8小时,禁食不应过短。昏迷、半昏迷、脑外伤等的病人,如病情允许,术前后采取侧卧体位。幽门梗阻或急性肠梗阻等的病人,术前应置入较粗的胃肠减压管。饱食的急症手术患者 (尤其进食固体食物),最好以较粗的胃肠减压管置入,但对食糜吸出的实际效果颇可怀疑,且置入的胃管本身,即可诱发反流或呕吐。带气囊的导管,在全麻诱导前插入食管,并将气囊充气,即可预防诱导过程中的误吸。
术前应用催吐剂能增加病人痛苦,对病情也可能带来不利,故非所宜。鉴于误吸的严重性与误吸物的pH有关,术前应用抗酸剂,使pH提高至2.5以上,对产妇或有反流可能的病人是一种可行的预防方法。常用的抗酸剂如三硅酸镁和三硅酸镁合剂 (三硅酸镁、碳酸镁、碳酸氢钠),术前一小时口服。产妇每2~3小时口服一次,作剖腹产前一小时可再给一次。用量为10~15ml/次。甲氰咪呱于气管插管前45~60分钟静脉注入300mg。
作全麻用面罩给氧去氮时不宜加压,最好在诱导前5~6分钟进行,面罩以透明为好,便于作误吸监护。为避免琥珀胆碱所致肌颤而引起的胃内压上升,可在注药前先注入少量管箭毒(3mg)。带气囊的气管内插管对预防误吸具有作用,但术终拔管后,尤其仰卧病人,除非病人基本清醒,否则仍有误吸的可能。
为防止气管内插管过程中突发误吸,有两种气管内插管方法: 清醒气管内插管,适用于插管困难和老弱危重病人; 快速气管内插管,先将胃内容物尽量抽空,病人取头高位30°(或全身作V形体位),吸氧去氮,并作快速静脉诱导。在伸入喉镜至咽部时,无论采取头高位与否,最重要的是用手指施力下压环状软骨将食管压瘪,防止任何胃内容物被误吸最为有效,已置胃管者压迫较不完全。气管内插管尽量在半分钟内完成,随即将气囊充气。食管内置入听诊器或剑突下放置听诊器,以监护麻醉期间胃内是否有反流。
麻醉时常用的抗吐药有抗组织胺药及安定药两类。抗组织胺药包括: 赛克利嗪(Cyclizine,也称马立嗪Mare-zine): 对吗啡、哌替啶引起的恶心呕吐有一定效果,但术后防吐作用有限。麻醉结束前30~60分钟作皮下注射,成人用量50mg。副作用有思睡、口干、血压轻度升高。重复多次应用,有躁动不安。晕动宁止吐效果较赛克利嗪好,此药只适用于小手术,大手术所致的呕吐无效。成人50~100mg肌肉或静脉注入。副作用有口干、思睡。灭吐灵(Metoclopramide),对麻醉病人尤其因吗啡引起的呕吐,功效不肯定,此药能加速胃排空时间,成人10~20mg肌肉注射。注药后15分钟起效,用药后偶有血压下降、不安,孕妇忌用。安定药包括羟哌氯丙嗪(奋乃嗪),应用较广,可对抗吗啡及哌替啶引起的呕吐,起效快,持续时间较短,剂量2.5~5mg肌注。口服2~4mg,可预防呕吐。乙硫瓜拉嗪(吐来抗),镇静作用较弱,毒性较小,可用于手术引起的呕吐,常给10mg肌注,一般用于清醒病人,全麻病人可使清醒延缓,血压可能短时下降。氯丙嗪: 术前或麻醉结束前30~60分钟应用,可预防诱导及术后呕吐,预防用量5mg口服,必要时术中可作肌注,但需注意可能影响术后全麻清醒时间,并可引起血压下降。异丙嗪: 可用于脊麻或局麻引起的呕吐,用量为20mg静脉或肌注。甲哌氯丙嗪(Pro-chlorperazine): 药性近似羟哌氯丙嗪,但作用较弱,剂量为5~25mg肌注。三甲丙嗪(Trifluoperazine): 有精神安定作用,对因焦虑不安引起的呕吐,一般用量为1~2mg肌注。氟哌啶:对延髓化学感应区有直接抑制作用,抗吐性能强,止吐持续长,术前、中、后均可应用,剂量为2.5~10mg肌注。大剂量时可能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误吸的治疗 麻醉时出现严重误吸,暂时中止麻醉或手术,改头低位,快速清除口内异物,并作气管内吸引,或以大号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气管内吸引应与吸氧交替进行。严重误吸时导管先插入堵塞侧的支气管内,从导管分次注入灭菌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每次5~10ml(成人)将误吸物稀释,并随即吸除,立刻吸氧。大量冲洗并不减轻支气管和肺受误吸物所引起的病损,不宜采用。清醒病人有少量气管内异物,如手术操作或在术后,可用虚握手拳快速捶背,继作过度加压呼吸,然后进行气管内吸引。也可以用双手夹紧患胸,趁病人呼吸时,以颤抖的手法压迫胸壁,如此6~7次,再作短时气管吸引一般不超过15~20秒钟。
在误吸后的48~72小时内给予中等量的皮质激素,可能改善受损的肺毛细血管,从而减轻肺水肿的严重程度,尤其胃内容物的酸碱度较低时 (pH1.5~2.1),更为适用。但也有人怀疑其实际效益。用呼气末正压呼吸能防止肺内异常分流的出现,但必须在肺分流出现之前应用,一般在误吸发生后4小时以内进行。超过时限,仅能防止肺分流发展,故使用呼气末正压呼吸,越早越好。呼气末正压呼吸并不能制止肺水肿。每次呼气末的正压,用5~15cmH2O(一般用10cmH2O),正压不宜过大。通气量和所施正压压力,可根据临床情况适当调整,以期有效地纠正缺氧。
严重酸性胃内容物的误吸,血容量可能低下,这是肺内渗出及肺水肿使体液丢失之故。病人出现低血压、心率快。低中心静脉压及高血细胞压积,或可输入一定量的白蛋白或胶体液,使血浆保持一定值的渗透压,防止肺内渗出,以减轻肺水肿。成人输入量平均为500ml,还须从血细胞压积及中心静脉压作监测。其它处理,如病人须用抗生素,误吸胃酸时病人多出现呼吸性及代谢性酸中毒,须予纠正; 支气管痉挛用正压呼吸、皮质激素及氨茶碱等以缓解。个别并发脑水肿患者,除过度通气,可应用地塞米松,并注射速尿或甘露醇脱水。

☚ 气管与支气管内插管术   恶性高热 ☛
000108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