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存252—334
晋代著名女气功家,道教上清派开山祖师。字贤安,世称魏夫人。任城(今山东徽山县)人,晋司徒剧阳文康公魏舒之女。自幼好道,静默恭谨,于《老》、《庄》、《三传》、《五经》、百氏,无不该览。志慕神仙,味真耽玄,年二十三时父母强迫嫁与太保掾南阳刘文,生存二子。二子粗立,乃离隔屋宇,斋于别寝,继修道法,注心三清。相传感太极真人安度明、清虚真人王褒等降临,授以太上宝文、八隐灵书、《大洞真经》等共三十一卷,景林真人又授以《黄庭内景经》,令昼夜存念,谓“读之万遍后,乃能洞观鬼神,安适六府,调和三魂五脏,主华色,返婴儿,乃不死之道也”,遂愈加精励修持。知中原将乱,携二子自洛邑达江南。二子位既成立,因得冥心斋静,修真之益,与日俱进。曾为天师道女官祭酒。其上清道法传与杨羲、许穆。
魏华存251—334
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字贤安,任城(今山东济宁境内) 人。晋司徒魏舒之女。自幼好道,博览群书,习吐纳之术,养生守静。24岁时为父母所逼,嫁太保椽刘文为妻,生二子。刘文去世后,因预知中原将乱,遂南下至衡山天柱峰下潜心修道。据《上云宝经》载,常服清虚王真人所授 “谷仙甘草丸方”,晚年“发不白,齿不落,耳目聪明”。“存思入室,动百日、数十日,了不觉疲劳……食饮通快,四体充盈。” 她是道教上清派的奠基人,又是道教坤道修行的开创者。曾为天师道女官祭酒,习天师道《明威章奏》,后令长子刘璞传道法于杨羲等。据传,曾撰《黄庭内景经》一书,后得道“升天”,受封为 “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唐初在其修道处建紫虚阁,宋代改名黄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