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鼓 中国鼓民间打击乐器。鼓在我国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品种形制繁多,演奏技巧复杂,成为我国雅乐、俗乐中不可缺少的一件打击乐器。早在商代,鼓已应用于民间生活之中,先秦时期,从文献记载来看,就有鼙鼓、鼗鼓等30多种。隋唐时期,除传统的鼓类品种外,由于西域文化的交流影响,鼓的品种形制更加丰富多样,常见的就有100多种。明清以来,应用于民间戏曲、说唱、歌舞音乐伴奏以及民间器乐合奏的鼓类乐器,更是多不胜数。较普遍应用的有:堂鼓(又叫小鼓、战鼓),鼓框木制,两头略小,鼓腔中空并向外凸出,形如小木桶,面径约20cm,两端蒙以皮革。演奏时,将鼓吊挂于木架上,双手各持一根木槌敲击发音;大鼓(又叫同鼓),形制与堂鼓相仿,但形体较大,有如大木桶,面径约49cm。演奏方法与堂鼓同;盆鼓,鼓的两端一大一小,大端比大鼓面径略大,小端比堂鼓面径略小,形如花盆,演奏法相同;板鼓,鼓框以坚硬的厚木合成,底圆,直径约25cm,面呈凸形,鼓面蒙猪皮。演奏时,将鼓悬于架上,双手各持一键敲击发声,或左手执板,右手持单键敲击,一般用于戏曲音乐伴奏,常用的还有八角鼓、书鼓、渔鼓、太平鼓等。 ☚ 中国民族弹拨乐器 中国锣 ☛ 中国鼓 中国鼓中国鼓是奏膜鸣乐器,属打击乐器。从制造鼓的材料看,最早用陶土做筒,殷商已有木筒鼓。鼓膜在原始时期已用兽皮、蟒皮或麋皮等做鼓皮。一般鼓面是圆形,而且都是双面蒙皮,用钉子成排地钉在鼓筒口缘。至今,中国传统的鼓在我国中原地区仍然占主流,边疆少数民族的鼓则既受本土源流鼓的影响,也受外来鼓的影响。许多外来鼓在各族人民的长期艺术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发展,早已被看作是自己的民族乐器,但其中也有不少仍保留原来的形制或名称。今天中国鼓在文艺活动、戏曲及庆典活动中仍然起其应有的作用。 ☚ 中国民族乐器 中国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