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魄pò❶古人認爲是依附形體而又有獨立存在的精神。司馬相如《長門賦》:“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魄读音p·o(ˋ),为o韵目,属e—o—uo韵部。普伯切,入,陌韵。 上一条: 破 下一条: 拍 魄读音t·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他各切,入,铎韵。 上一条: 𣝔 下一条: 拓 魄读音b·o(ˊ),为o韵目,属e—o—uo韵部。白各切,入,铎韵。 上一条: 鮊 下一条: 箔 ![]() ![]() 魄pò❶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形体、人死后能继续存在的精神 魄○落~(穷困失意)。 魄❶迷信的人认为依附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魂飞~散︱失魂落~。 魄“落魄”的“魄”的又音。 魄pò❶ 人的精气:三魂七魄│魄散九霄。 魄见〔魂魄〕〔營魄〕 魄po魄力 虎魄 魂魄 落魄1 气魄 体魄 心魄2 落魄江湖魂飞魄散 惊心动魄 丧魂落魄 失魂落魄 销魂荡魄 魄pò月亮轮廓中随朔望逐渐盈亏的黑暗部分: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自寒。(四九·1127)虚盈轮莫定,晦朔~空存。(七六·1885) 魄pò魄耳目之聰明爲魄。《禮記·祭義》:“宰我曰: 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謂。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 魄也者,鬼之盛也; 合鬼與神,教之至也。” 鄭玄注: “耳目之聰明爲魄。”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月亮 > 月魄 > 魄 魄 pò 亦稱“瑩魄”。即月魄。魄,本指月光,指代月亮。唐太宗《遼城望月》詩:“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海潮》:“雖月有大小,魄有盈虧,而潮常應之,無毫釐之失。”唐·常建《第三峰》詩:“瑩魄澄玉虚,以求鸞鶴踪。”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其他 > 魄 魄 pò 亦稱“榽橀”。木名。《爾雅·釋木》:“魄,榽橀。”郭璞注:“魄,大木,細葉似檀,今河東多有之,齊人諺曰:上山斫檀,榽橀先殫。”郝懿行義疏:“魄,即今白木也。今京西諸山有之。其木皮白,材理細密,作炭甚堅。” 魄pò〖名词〗 魄pò❶ 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后来指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兮为鬼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动,恍惊起而长嗟。” 魄*C6C7 月亮 月亮月(月儿;月子;月光;月窟;月宫;月轮;月魂;月魄;月影;月娥;月兔;月婆;月精;月杵;月灵;月规;月华;月轮;月镜;淡月;蟾月;冷月;孤月;麝月) 阴(阴兔;阴怪;阴宗;阴灵;阴精;玄阴;太阴;太阴精) 兔(兔月;兔窟;兔轮;兔魄;兔影;金兔;玉兔;瑶兔;蜍兔;雪兔;玄兔;老兔;踆兔;顾兔;夕兔;阴兔;冰兔) 魄(魄宝;魄渊;丽魄;霜魄;宵魄;玉魄;冰魄;娟魄;圆魄;娥魄;寒魄;素魄;晚魄;暗魄;怨魄;地魄 夜魄;阴魄) 娥(娥月;娥轮;娥魄;霜娥;常娥;嫦娥;素娥;金娥;姮娥;姱娥;瑶娥) 桂(桂月;桂花;桂枝;桂兔;桂魄;桂轮;桂蟾;桂华;丹桂) 轮(轮光;轮彩;霜轮;晶轮;孤轮;瑶轮;兔轮;丹轮;一轮;玉轮;孤轮;娥轮) 姮 蟾(蟾宫;蟾蜍;蟾兔;蟾魄;蟾精;蟾影;金蟾;银蟾;明蟾;孤蟾;小蟾;冰蟾;海蟾;蜍蟾;霜蟾;灵蟾;皎蟾;西蟾;寒蟾;素蟾;玉蟾;玉蟾蜍;青蟾兔) 玄烛 玄度 霄晖 宵晖 大明 夜光 圆光 素舒 望舒 珠龟 仪景 圆景 圆影 冰壶 冰盘 冰鉴 冰镜 宝鉴 明镜 海镜 天镜 宝镜 晶盘 碧华 金饼 金鉴 金精 金镜 晶盘 清质 清银 秋液 幽阳 素舒 素女 银葩 高寒 天眼 水银 穴鼻 决鼻 盈缺 佩环 明鉴 顾菟 菱花 结鳞 清规 玉轮 玉蜍 玉杵 玉壶 寒玉 轩辕镜烂银盘 清凉宫 另见:月光 运行2 日月出没地 ☚ 月亮 不圆的月 ☛ 灵魂 灵魂魂(魂灵;魂守;魂心;魂气;魂景;魂魄;魂神;鬼魂;真魂;营魂;神魂;荧魂) 灵(精灵) 精心魄 神魄 真性 ☚ 灵魂 各种灵魂 ☛ 征兆 征兆兆(~头;~相;眹~;朕~;形~;迹~) 占 衅(~兆) 魄(~兆) 主(早露~雨) 符(~兆;~祥) 象(~表;征~) 候(征~) 消息 朕迹 形证 另见:象征 迹象 吉祥 吉庆 生育 灾害 ☚ 征兆 预兆 ☛ 精力 精力气血 色力 荣气 另见:精神1 力气 旺盛 衰弱1 ☚ 精力 精力充足 ☛ 魄pò普伯切,入陌。 〖魄〗 粵 paak3〔拍〕普 pò 人的魂魄。許慎《說文解字》:「〜,陰神也。」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忽魂悸以〜動。」(悸【粵 gwai3〔貴〕普 jì】:驚怕。)魄精神意识活动的一部分。《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类经》: “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说明魄属于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如听觉、视觉、冷热痛痒感觉和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魄的范围。这种功能,与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精是密切相关的,精足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动作正确。亦引伸为体魄、气魄等。 魄泛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有人认为多与本能有关。如听、视、冷热痛痒、新生儿的吸乳啼哭、躯干肢体的动作等,皆属之。 魄pò❶迷信的人指依附人体而存在的精神。如:丢魂落魄。 魄pò精神意识活动的一部分。《灵枢·本神》: “并精而出入者, 谓之魄。” 《类经》:“魄之为用, 能动能作, 痛痒由之而觉也。”魄属于本能的感觉和动作, 如听觉、视觉、冷热痛痒感觉和躯干肢体的动作, 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 都属魄的范围。这种功能与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精是密切相关的,精足则体健魄全, 魄全则感觉灵敏, 动作正确。亦引伸为体魄、气魄等。 魄bó[书] Ⅰ (物体落地的声音) the sound of sth. falling on the ground Ⅱ (薄) thin;flimsy 魄pò ❶ (魂魄) soul: 魂飞 ~ 散 (be frightened) out of one's wits; 惊心动 ~ soul-stirring; profoundly affecting 魄tuò(构词成分): 落 ~ [luò tuò] [书] ❶ (穷困失意) in dire straits; down-and-out 魄 魄 (pò) 读白 (bái)【魄】 自然。 ☚ 佩 泣 ☛ 魄pòsoul; corporeal soul 魄 魄spirit为与人形体同时存在的生理本能。中医亦视为精神意识活动的一部分。《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魄”。杜预注曰:“魄,形也。”《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丹波之简:“唐孔氏曰:形之灵曰魄……初生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此魄之灵也。”由精所构成的形体活动也分内向和外向两种:动作是外向的叫做“出”,感觉是内向的,故叫做“入”。或“出”或“入”,都通过形体,这就叫做“魄”。明代张景岳《类经·脏象类》指出:“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因此魄是指人体对外界的感觉功能和反应功能,属于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如听觉、视觉、皮肤冷热痛痒等感觉和躯体的动作,及新生儿的吮乳和啼哭等。所以朱熹说:“见于目而明,耳而聪者,是魄之用。”(《朱子类语》)。魄是先天获得的,是人的精神活动受本能支配而表现出来的。 ☚ 判角之人 七发 ☛ 魄pò❶ 魄魄pò(14画) *魄pò14画 白部 魄 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