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包拯读书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包拯读书台 位于安徽合肥护城河中的香花墩上,宋包拯(999-1062)少年时常到此读书。 拯字希仁,合肥人。卒谥孝肃。天圣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尹,官至枢密副使。 以立朝刚毅,清廉严正,为民间熟知,并以之行止为“黄河清”。当日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一语在京师开封众口相传,世称“包青天”。后代根据其生平事迹编演为多种文艺形式,尤以戏曲为多。遗作有《包孝肃奏议》。该台原在香花墩上(《庐州府志》)。 有古庙,明弘治年间由庐州太守宋鉴改为“包公书院”,嘉靖十八年(1539)御史杨瞻再改为“包公祠”。该墩俗称为“包墩”,祠两侧的一段城河也被称为“包河”。祠于清咸丰年间毁于战乱,光绪间重建。 1949年后作了多次维修,并重塑了包公像,旁有一副联语云:“照辉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