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的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渔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积极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推动渔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 全省注重抓好传统养殖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更新换代,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因地制宜调整优质水产品的放养比例。1992年全省增补优质亲鱼3万组,生产鱼苗97亿尾,鱼种30亿尾。其中大鱼种5.1亿尾,投放鱼种16亿尾,并注重从品种、规格、质量和上市季节等方面适应市场的需要。
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 1992年全省河蟹苗种投放量37万公斤,增加养殖面积120万余亩,成蟹产量3042吨,其中当涂县河蟹产量767吨。银鱼生产开发方兴未艾,枞阳县从巢湖等地引进银鱼受精卵移殖投放,当年捕捞银鱼5吨多,产值7万多元。巢湖银鱼年产量300多吨,全省银鱼产量约1000吨。各地河蚌育珠、甲鱼、牛蛙、鳜鱼、罗比沼虾等名优产品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同时开始放流团头鲂、高背鲫等优质品种,保护和合理开发虾类、黄鳝、黑鱼等高产值、高效益的名贵水产资源。
示范推广水产高新技术 全省主要推广了河蟹半咸水人工繁殖技术,常规网箱养鱼、机械化网箱养殖技术、高密度小体积网箱养殖技术、小面积围网精养技术、工厂化养鱼技术、集约化养鳖技术、池塘高产高效综合养鱼技术以及各种模式的生态渔业技术。并积极开展甲鱼、河蟹、鳜鱼等名优水产品人工配合饲料的引进和推广工作。各地推广部门发挥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建立示范性服务实体,以高产高效的典型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渔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