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开发即对黄河三角洲的利用。黄河三角洲指近代黄河泥沙冲积而成的黄河河口地带,地面平坦,海拔在10米以下。它以利津县的宁海为顶点,大体包括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面积达5454平方千米。三角洲上的故河道呈扇形分布,海岸线随河口的摆动而延伸。近百年来,黄河在这里造陆2300多平方千米。 黄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生物种类繁多,土地、草场、油气、盐卤、浅海滩涂及黄河水沙资源丰富,发展农牧渔业和石油化工工业具有巨大的潜力。黄河三角洲被列为国家八大农业开发区之一和中国东部地区的石油工业基地。 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建设的目标: 在农业上,充分利用广阔土地的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改善生态环境,把黄河三角洲建成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基地。按照黄河三角洲距海的远近,大致分成5个层次,即浅海区、潮间带、潮上带、盐业与牧草带、农林牧与工副业带。再根据农业生产条件、特点、潜力决定开发方向和重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5个层次中,重点开发第三、第四、第五层,实现荒地开发与中低产田改造、草场改良和水产养殖3个突破,其关键措施是搞好水利建设。在工业上,石油天然气开发的目标是新增地质储量,使在老油田产量不断下降情况下,仍能保持现原油生产水平并略有增长。利用胜利油田的油气资源发展石油化工工业,积累资金,促进三角洲经济全面发展,使黄河三角洲形成一套石油化工生产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开发东营特大型盐矿,发展原盐生产与相应的盐化工业。 黄河三角洲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洪、涝、冰、潮的危害,黄河入海流路变化不定,黄河来水分布不均,土壤盐渍化严重等不利因素制约着三角洲的开发。为了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无论是石油开采,大型化工企业的建设,还是改造盐碱荒地,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后劲,都必须依靠黄河的水、沙资源和水利建设。水利是三角洲开发的命脉,需要统一规划,统筹兼治,为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提供保证条件。因此,黄河口开发整治成为黄河三角洲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参见“黄河口整治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