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骨囊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骨囊肿bone cyst

系多发生在管状长骨干骺端的囊肿性骨病。病变可由干骺端逐渐向骨干中部发展,多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外有1层纤维膜,内含棕色液体。临床表现,以青少年多见,一般无明显症状,偶可见病理性骨折,X线检查可发现。治疗:可手术治疗。

骨囊肿

骨囊肿

在骨肿瘤样病变中,常见的囊性病变有孤立性骨囊肿和动脉瘤样骨囊肿。
孤立性骨囊肿 是一种发展缓慢的良性破骨性病变,亦称青年性骨囊肿。病因未明,多数人认为与外伤有关,由于外伤引起骨内血肿而后囊性变的结果,还有其他多种说法,均未得到证实。本病多见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男女之比约为2~3:1。一般无自觉症状,多数病例在发生病理性骨折后经X线检查才被发现。有些病例可有局部轻微疼痛和压痛。病理所见为卵圆形囊腔,腔内含有棕黄色透明液体或血性液体。内壁覆盖一层薄而光滑的纤维结缔组织膜,并可见纤细的骨嵴伸入腔内,骨皮质显著膨胀如薄壳状。
X线表现: 主要表现为膨胀性囊状破坏,位于髓腔中央。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可随骨的增长移向骨干。肱骨上端约占半数,其次是股骨上端和胫、腓骨上端,亦可发生于肋骨和扁骨。囊肿的大小多在3~10cm之间,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为柱状与骨干长轴一致。囊肿膨胀程度一般不超出骺板的宽度,但股骨粗隆部的囊肿可有明显扩张。有时与骨巨细胞瘤很难鉴别。本病X线所见亦有单房和多房之分。单房性囊肿表现为边缘清晰的透亮区,囊壁光滑整齐,皮质变薄,但不侵犯软组织,囊肿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晰,可有硬化缘。多房性病变,其囊壁较厚,内部结构粗糙,密度亦较高(X片-166)。常有病理骨折,碎片可进入囊肿中心。骨折愈合后有时囊肿消失。
动脉瘤样骨囊肿 是一种良性肿瘤样病变。病因不详,可能是原发性,亦可能继发于其他肿瘤,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血管障碍,在骨内形成动脉瘘或静脉血栓的后果。常见于10~20岁的青年人,女性稍多。主要临床症状是局部疼痛和肿胀,侵犯脊椎的病变可引起相应的神经症状。病理所见由许多海绵状血腔组成,呈多数大小不等互相沟通的薄壁囊腔,其中充满不凝固的血液。可见少量软骨或骨组织。根据囊肿不同的发展阶段,病理和X线也有不同表现。早期为溶骨性改变,随后呈典型的多囊性外观,晚期可见不规则钙化。好发于四肢长骨和脊柱附件。
X线表现: 分中心型(骨内型)和偏心型 (骨外型) 两类。中心型好发于细长骨和短管状骨,侵犯骨的全部,呈梨形或梭形膨胀。偏心型较常见,于干骺端向一侧生长,骨外病变大于骨内病变,长径大于横径,病变区骨皮质明显膨胀变薄,似吹气膨胀的气球(X片-167)。病变大小在4~12cm之间。病灶内有纤细的骨小梁,在病灶的中央较粗大称骨棘,有时可见与骨干垂直的骨小梁。长骨干骺端的病灶,也可见明显的骨膜新骨形成。脊椎的病变,多侵犯椎弓或附件,并可侵犯相邻的椎骨。

☚ 成纤维性纤维瘤   骨巨细胞瘤 ☛

骨囊肿

骨囊肿

骨囊肿系常见骨病,易发生于长管状骨干骺端。囊肿为内层衬有薄膜并含黄色液体的囊性病变,多呈单层性。儿童和少年多见。男性较多。
发病原因未明,似与干骺端生长旺盛产生局限性骨化不良有关。
最初病变于长骨干骺端,由于骨骺继续生长,囊肿位置可逐渐被推移向骨干中部而远离骨骺。好发部位为肱骨、股骨上下端和胫腓骨上端。跟骨、肋骨、掌骨、跖骨和髂骨偶可发生。
肉眼观察囊壁厚度如蛋壳。骨干骨质因囊肿生长而变薄扩张,易发生病理骨折。骨折后囊内黄色液体可变为血性,显微镜下可见囊内纤维膜为结缔组织,其中含巨细胞、吞噬细胞、含铁血黄素棕色颗粒和黄色瘤细胞。
临床症状不显著。囊肿多于外伤或病理性骨折后意外发现。股骨上端病变时,常因步态异常而被注意。
X线片显示囊肿多位于长管状骨的一端。局部骨干骨皮质略向外膨胀。囊与骺板间多隔小段松质骨。囊肿距骺板的远近,依发病时间长短和生长部位不同而定。
小的骨囊肿发生病理骨折后常可自愈,较大囊肿则需刮除囊壁和内部纤维膜,并植骨填充囊腔。手术最好选择囊肿已远离骺板、生长已不活跃的阶段施行,以防止术中损伤骺板并减少复发机会。小的骨囊肿可试用穿刺,吸出囊肿内容物,并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 软骨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
000130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5 4: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