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力Gǔlì《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唐有骨力裴罗”。未详其源。 骨力 骨力古代与诗论相通的美学概念。《晋书·王献之传》:“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此处“骨力”是指线条笔力的刚健遒劲,而不是纤弱婉媚。“骨力”用于诗文批评,是指文字表达的刚劲有力。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可见,“风”是指“思”,“骨”是指“辞”。“风骨之力”,指“风力”和“骨力”。钟嵘《诗品序》评:“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不满于诗的“风力”不足,内容如同说教。“骨力”指语辞的劲拔,则不言自明。思想内容的特性是“动”,语辞形式的特性是“静”,故“骨”常与静态词连用,如“骨劲而气猛”,“风清骨峻”(《风骨》)等。“劲”、“峻”,显示的是“力”,所以“骨力”是指语言的强劲挺拔,端直凝重。“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风骨》)。“端直”,体现的就是“骨力”。所谓“建安风骨”,是指建安诗歌不仅有“风力”,同时也有“骨力”。雅好慷慨是“风力”,梗概(义同“端直”)笔长则是“骨力”。刘桢诗刚劲挺拔,就深得“骨力”。胡应麟说:“乐天才具泛滥,梦得骨力豪劲,在中、晚唐间自为一格。”(《诗薮》内编卷五)“骨力豪劲”就是指文字表达的奇崛雄健,豪峻强劲。“骨力”与“风力”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无“风力”,“骨力”则易浮;乏“骨力”,“风力”则轻扬。诗意慷慨激昂,字有顿挫凝放,则无轻浮之失。 ☚ 慷慨任气 骨气 ☛ 骨力gǔlì泛指本事、能力:黄经理点将让春山上灶掌勺,叫他拿拿~,亮亮手艺,一定给新来的局长和贵客们露上一手。(杨枫《见面礼》) 骨力gúli又作“鼓立”。“骨”(gǔ)变调。 ❶丰满,圆实。〔例〕找个背风旮旯儿,把柿子挨个儿排在地上,就着路灯的光,照的柿子一个一个黄橙橙的,饱满鼓立,精神好看,谁看了都想到围着火炉嚼着带冰碴的凉柿子的那股舒服劲儿。(饭21)∣他的蒜都是很磁棒,很鼓立的。一头是一头,上得了画,能拿到展览会上去展览。(去40) ❷壮实,坚固,硬实。〔例〕小赵追想自己的手在吴太极脸上拍拍,也总算得过瘾;可是方墩那一压, 深幸自己有些骨力。 (文二275)∣把车买好,他细细看了看,的确骨力硬棒。(文三157)∣夏布的好处是耐洗不会松软, 更不会像棉针织品那样起毛。它是又平整,又骨力。(往330) ❸坚贞,刚强。 〔例〕别跟他学,铁柱子!为人要骨力硬正,不准狗巴结人! (剧三375) 骨力三4176①形勤劳;勤快。⑴客话。广东梅县〖 〗。⑵闽语。福建厦门〖 〗、泉州〖 〗、福鼎澳腰〖 〗、顺昌埔上〖 〗、福清〖 〗、莆田〖 〗、仙游〖 〗。台湾〖 〗。②形结实;壮实;坚固。借自满语。北京官话。北京〖 〗。他身子挺~‖要张~点儿的牛皮纸。老舍《骆驼祥子》:「把车买好,他细细看了看,的确~硬棒。」也作「骨立」:郑效农《花鸟鱼市》:「挺~的超号鸟笼子在他手里,显得那么轻巧。」③名本事。东北官话。东北〖 〗。杨枫《见面礼》:「黄经理点将让春山上灶掌勺,叫他拿拿~,亮亮手艺。」   股利;骨力;鼓励◉ 股利ɡǔlì 名 股息和红利。〈例〉~较丰厚/ 计算~/ 每股应分得多少~? ◉ 骨力ɡǔlì 名 雄健的笔力。〈例〉字体苍劲,很有~/ 画上的竹子枝枝挺拔,极有~。 ◉ 鼓励ɡǔlì 动 激发;勉励。〈例〉嘉奖~/ 受到~/ 老师~我们好好学习/ 在工作和学习上,他经常给我以启发和~。〈近〉激励/ 勉励。 骨力gú li❶硬挺。如:崭新的香烟画,显得~硬整。 ❷健壮,强壮。如:这老头儿身子骨挺~。 ❸坚固,结实。如:这把伞的钢骨架挺~。 骨力ɡúlì硬朗;结实。 例 这老头儿八十好几了,身子还挺骨力。
骨力ɡǔlì雄建的笔力。 例 他的字很有骨力,工夫很深。 体力 体力肌力 筋力 骨力 质用 腰脚 体力好:棒(身体~) 年纪轻,体力强:少壮 年轻力壮 体力不好:体差 体力不能支持:体力不支 (人体活动时所能付出的力量:体力)
另见:精力 精神1 精气 体质 力气 ☚ 体格 精气 ☛
各种意志 各种意志百志 上天或神灵的意志:天命 灵命 大自然的意志:灵心 符合道义准则的意志:义志 专默精诚的意志:冥冥之志 坚决的意志:锐志 坚定的意志:石心 匪石之心 不拔之志 坚定的意志力:骨力 坚强持久的意志:毅力 顽强的意志、劲头:犟劲 顽强持久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韧性 坚贞的意志:松柏之志 坚贞的意志和节操:贞心劲节 长久不变的意志:恒(恒心) 常心 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一曝十寒 一暴十寒 刚强不屈的意志或性格:铜肝铁胆 铜胆铁肝 忠于革命的意志:红心 ☚ 心志 斗志 ☛
笔力2 笔力2书画的笔力和法则:骨法 遒劲的笔力:骨力 铜声 书法有骨力:丰筋 富有骨力:多骨 书法笔力柔媚:媚骨 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龙蛇飞动 书法笔力均匀而不露锋芒:如锥画沙 ☚ 笔力2 笔力有力 ☛
好的风格 好的风格语言、文章尖锐泼辣的风格:辣味 文学作品刚劲有力的风格:风裁 雄健的风格:鸿风 文章的雄健风格:骨体 书画诗文刚健雄劲的风格:骨力 雄健高迈的艺术风格:高躅 雄伟的风格:鸿风(短笔~) 秀美的风格:秀格 美好的韵味风格:芳风 艳丽的风格:脂粉 绮丽纤巧的风格:闺奁 放纵自如的笔致:逸笔 逸毫 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铁板铜弦 铁板铜琶 超逸的风格:逸格 高雅的艺术风格:高风 文章的完美风格:风徽 ☚ 各种风格 文风 ☛
骨气 骨气种(种气) 骨(骨头;骨力;骨肋;骨格;气骨) 品格骨气:风格 血性骨气:血气 神韵风骨:神骨 人的骨气:骨干 人的风骨和才干:风干 穷人的骨气:穷气 穷骨头 梅花的风骨:梅骨 刚强不屈的骨气:铁骨 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铮铮铁骨 有骨气:骨体 有种 硬气 有骨头 刚强有骨气:豪横 为人刚正有骨气:风骨峭峻 人品高尚,为人刚直有骨气:风骨凛然风骨棱嶒 风裁棱棱 风骨崚嶒 风骨棱棱 风节棱棱 风节凛然 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贫而无谄 没有骨气:没骨头 圆滑而无骨气:顽顿 顽钝 卑躬屈膝,没有骨气:低三下四 下四低三 卑躬屈节,没有骨气:五斗折腰 为米折腰 折腰升斗 折腰为米 折腰五斗 谄媚奉承,没有骨气的样子:卑躬屈节屈身卑节 委曲求全,卑躬屈节:屈身辱志 (刚强不屈的气概:骨气)
另见:不屈 ☚ 志气 勇气 ☛ 骨力gǔ lì❶风骨,笔力。《晋书·王献之传》:“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 ❷力气,气力。《论衡·物势》:“大无~~,角翼不劲,则以大而服小。” 骨力vigorous strok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