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瓜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瓜根

出 《名医别录》。又名土瓜根。为葫芦科植物王瓜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Ser.)Maxim. 的根。分布长江以南各地。苦,寒,有小毒。入心、肺、膀胱经。清热利尿,散瘀止痛。
❶治消渴,热病烦渴,黄疸,小便不利,闭经,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疔毒,毒蛇咬伤。煎服: 6~9g。
❷治胃肠道疼痛。用干根切片,成人每次0.3~0.6g,嚼烂吞服,根据病情决定每日用药次数。
❸治扁桃体炎,咽喉炎,研末吹患处,口含片刻,吐去痰涎; 痈疮肿毒,捣烂敷。孕妇慎服。本品含氧代葫芦烯三醇三糖苷、糖蛋白、胆碱、精氨酸、淀粉等。

王瓜根wáng guā gēn

《本草纲目》草部第18卷王瓜(2)。药名。
【基原】为葫芦科植物王瓜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Ser.)Maxim的根。
【别名】土瓜根(《金匮要略》),堵拉、耗子枕头(《贵阳民间药草》),土花粉(《闽东本草》),山苦瓜(《全展选编·肿瘤》)。
【性味】苦,寒。
❶《本经》:“味苦,寒。”
❷《别录》:“无毒。”
❸《药性论》:“平。”
❹《本草拾遗》:“有小毒。”
【归经】
❶《得配本草》:“入手、足阳明经。”
❷《会约医镜》:“入心、肺、膀胱三经。”
【功用主治】泻热,生津,破血,消瘀。治热病烦渴,黄疸,热结便秘,或小便不利,经闭,癥癖,痈肿。
❶《本经》:“主消渴内痹,瘀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愈聋。”
❷《别录》:“疗诸邪气热结,鼠瘘,散痈肿留血,妇人带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数不禁,逐四肢骨节中水,治马骨刺人疮。”
❸《唐本草》:“疗黄疸,破血。”
❹《本草拾遗》:“主小儿闪癖,痞满,痰疟,取根及叶捣绞汁服。
❺《日华子本草》:“通血脉,主天行热疾,酒黄病,壮热心烦闷,排脓,热劳。治扑损,消瘀血,破鯮癖,落胎。”
❻《本草备要》:“泻热,利水,行血。治伤寒发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鲜者二三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王瓜根

王瓜根

王瓜根,又名土瓜根、山苦瓜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王瓜。为葫芦科植物王瓜Trichosanthes cucu-mercides (Ser.) Maxim,的块根。原植物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本品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胃、大肠经。功能清热生津,活血止痛,利尿解毒。主治消渴、热病烦渴、黄疸、月经不调、癥瘕、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毒蛇咬伤以及二便不通、筋骨挛痛与外伤性疼痛等证。王瓜根能除湿热热毒,多治邪气热结诸痛。其性能功用颇与瓜蒌根相近。治疗热结阳明之消渴或热病津伤烦渴,有清泄胃热、生津止渴作用。如《圣惠方》治消中渴不止,心神烦热,用浮萍草、土瓜根为散,以牛乳汁调服。治肝脾湿热久郁致成黄疸,用王瓜根捣汁服,可导湿热下行使从小便排出。王瓜根既能清湿热,又能行瘀滞,故也常用于妇科经带诸病及癥瘕等证。如女子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 或经水一月再潮者, 可与䗪虫、桂枝、 白芍同用,祛瘀热而调冲任,如《金匮要略》土瓜根散。本品浸酒服, 治腹中癥瘕, 烦热满痛; 配大黄、桔梗、杏仁,又治寒热积聚,少腹急结,痛引阴中。《产乳方》尚用王瓜根末兑黄酒服以通乳汁; 《肘后方》用王瓜根汁加水少许,注入尿道或肛内,治小便不通及关格。本品用治痈肿疔毒等外疡,有解毒消肿止痛之效。如痈肿初起,可煎服王瓜根,并将药渣捣烂敷患处; 治指头疔,用王瓜根研末,加蟾酥少量,和鸡子清调敷; 治水火烫伤,用鲜根与水擂成糊状调涂; 治毒蛇咬伤,用根研末调敷,或用烧酒磨成乳状涂于伤口周围。王瓜根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如积湿化热之筋骨挛痛、外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胃肠道疼痛等,切片嚼烂吞服,有即时止痛之效。治乳蛾、咽喉肿痛或口腔糜烂,可研末吹患处或涂搽,亦可切片含咽,使痰涎流出而愈。煎服,6~9g。本品有催吐作用,内服不宜过量。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实验研究: 王瓜根含胆碱约0.03%、精氨酸0.2%及多量淀粉。

☚ 苦丁茶   鸡胆 ☛
000019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