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
是指人们在生产中的劳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意味著劳动时间的节约,可以少投入,多产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也是改善职工生活的根本前提。 1.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❶ 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❷ 大力推进管理现代化,实行先进合理的定员和劳动定额,科学地改善劳动组织; ❸ 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 ❹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开展劳动竞赛,推广先进的操作法。 2.劳动生产率是个综合性的指标:可以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有三种计算方法。 (1)实物劳动生产率,见式9-3。它能准确简明地反映劳动效率,但应用范围有限,适用于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企业。  (2)产值劳动生产率,见式9-4。适用于多品种生产的企业。  (3)定额工时劳动生产率,见式9-5。适用于机械加工部门,特别是企业内各车间应用。  我国企业通常采用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见式9-6和9-7。  3.劳动生产率潜力分析:通常是将现在的劳动生产率与历史最高水平或行业先进水平进行比较,以预计劳动生产率达到最佳(目标)水平(即潜力得到发挥),所能增加的产值和节约的劳动力,见式9-8和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