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妇女论
无论是生产还是再生产,都离不开妇女,而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又受两种生产方式的影响,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论的全部基础。进而,两种生产的历史决定作用,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论的表现重点。生产关系始终是马克思妇女论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从生产关系出发去考察妇女,又回到生产关系来提出关于妇女的理论。婚姻家庭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论的重要方面,这一理论认为,妇女在原始的共产制经济中,受到社会的高度尊敬,并占据社会的统治地位。生产的发展,财富的增加,社会进入奴隶制,实行一夫一妻;妇女就开始丧失其昔日的地位和尊严。既然私有制战胜了公有制而导致妇女地位的变迁,那么妇女的情况就与生产关系相连。只要经济原因不发生根本变化,即生产关系不改变,妇女的地位就难以提高,种种奴役妇女的现象仍有生存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家庭婚姻研究,包括了恋爱、婚姻、家庭以及有关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婚姻和家庭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个体婚制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但同时它同奴隶制和私有财富一起,却开辟了一个一直继续到今天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在这个时代中,妇女是被剥夺者,家庭则始终是囚禁妇女的樊笼。当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家庭中的男性统治才会消失。只有到那时,才有真正的情爱可言,才会实现妇女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