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手术针刺麻醉
针麻适用于大部分颅脑手术,一般情况下不受体位和手术历程的限制。但脑桥、小脑角和第四脑室等后颅凹肿瘤,常压迫脑干或与脑干粘连,手术时可能由于直接刺激脑干而影响呼吸和循环中枢的功能。部分脑瘤病人,术中可能因大出血而发生呼吸和循环突变等意外情况,因此需要做好人工呼吸等应急准备。有癫癎病史和一部分大脑半球手术的病人,术中有引起癫癎发作的可能,应采取预防措施。重症脑外伤伴发昏迷、躁动或呼吸道梗阻者,或伴有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或颅内压甚高者,或小儿病人,选用针麻尤应慎重。
在手术中往往由于刺激颅底硬脑膜或第三、四脑室,下丘脑、第九、十对脑神经时,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和出汗等症状;在切头皮、缝皮或切断感觉神经根时,往往有程度不等的疼痛反应。这时,可用一些镇痛和止呕等辅助药物,以提高针麻效果。
常用针麻的颅脑手术有大脑半球肿瘤切除术、鞍区肿瘤切除术、后颅凹肿瘤切除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除术、外伤性颅内外血肿清除术和颅骨骨折复位术等。
穴位处方是在循经取穴基础上,结合同神经节段或近神经节段取穴,如颧髎、金门、太冲、足临泣、陷谷、攒竹、率谷、耳门、听会、百会、合谷或内关等,每次3~5个刺激点即可。
根据全国颅脑针麻手术协作研究组报告的242例前颅窝手术资料表明,无痛率达95%,针麻效果可靠、安全,并发症少,生理干扰少,重复性强,可作为前颅窝手术的常规麻醉方法之一。通过实验研究证实,针刺镇痛有其临床神经生理和生物化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