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争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争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我国思想解放运动中展开的争论。争论问题有:(一)文艺是否从属于政治。(1)张建业在1980年第2期《文学评论》上撰文《文艺应该为政治服务》,认为,文艺必须为最集中地体现了阶级利益的政治服务;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生活的本身就充满着政治,并对社会生活起着重大影响,文艺要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面貌来,是不可能离开政治的。(2)蒋国田在1980年第2期《学术研究》上撰文《文艺的人民性与阶级性初探》认为,把文艺的阶级性,把文艺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部分社会功能夸大,认为它是永恒存在的,是适用于一切条件的,那就陷入了形而上学。(3)贺敬之认为:文艺反映生活,但文艺并不是只反映政治生活,孤立地提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是不能完整地反映艺术的客观规律的。(4)杨越认为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带政治内容的生活领域,反映生活的文艺也就不都与政治有必然联系。认为文艺只是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是不符合两者关系的客观实际的。(5)周扬认为,政治是上层建筑,文艺也是上层建筑,最后决定它们发展的还是经济基础,各种上层建筑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各种意识形态同时都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讲过文艺要从属于政治。(6)夏衍认为文艺不能从属于政治,但又不能超脱于政治之外。那种脱离生活、游离现实、淡化矛盾的倾向是偏颇的,那种认为文艺比政治经济更为重要的看法是不科学的。(二)关于文艺是否为政治服务。(1)张建业认为,我们应坚持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广阔道路,反对把文艺为政治服务理解得极为狭窄的形而上学观点。(2)刘纲纪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强调了文艺对政治的从属性,忽视了文艺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了文艺与政治的一致性,忽视了文艺与政治之间可能产生的复杂矛盾;强调了政治对文艺发展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对文艺发展的最后决定作用。(3)罗菽认为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命题下,提出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是不言而喻的问题,任何统治阶级都会向文艺提出这样的要求。(4)胡乔木认为,不能孤立地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硬要那样做,就必然导致实践上的简单、粗暴妨碍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5)夏衍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正直的文艺工作者为当时的政治服务是应该肯定的。然而,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继续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甚至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那是中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与接受苏联早年文化思想的一种产物。这是束缚文化工作者创造性的框框。把“文艺从属于政治”改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一种思想解放。(6)周扬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容易把文艺简单地纳入经常变化的政治和政策框框,在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上表现为狭隘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导致政治对文艺的粗暴干涉。

☚ “反暴君”论与“君权神授”论的对立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讨论 ☛
000077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