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舞

文舞

周代雅舞的一类。“六舞”中的《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即属文舞。其起源与原始人类劳动生活关系很深,应是猎得鸟兽后的愉快表演,故所执羽旄均为吃剩后留作舞蹈的用具,以后发展为正式用于祭祀的舞蹈。历代都制定了歌颂本朝文德的文舞。参见“雅舞”。

☚ 六舞   武舞 ☛
文舞

文舞

中国古代舞蹈。具有古代体操雏形。周代作为教育贵族子弟的课程,由大司乐教授名“大舞”,并用于庙堂祭祀。按内容和形式分为两类。一类名曰“文舞,用以歌颂文德,舞时执翟(雉羽)和籥(排箫)或者执旄(牛尾之类)。《吕氏春秋·适音》上记载:“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是指原始人狩猎成功后,三人一队握牛尾边唱边跳的一种欢乐文舞。另一类名曰“武舞”(参见“武舞”)。

☚ 消肿舞   武舞 ☛
舞蹈

舞蹈

舞(~场;~伴;蹈舞;歌~;刀~;乐~;领~;集体~) 乐容蹈躧
舞蹈和吟唱:蹈咏
古代一种雅乐舞蹈:羽舞 文舞
古代帝王用于祭祀等的舞蹈:雅舞
宋代的宫廷舞:队舞
古代少数民族的乐舞:鞮靺
民间的一种舞蹈:霸王鞭 花棍舞 打连厢
拍手而舞:抃舞
回旋舞蹈:罗舞
无伴奏歌唱的舞蹈:哑乐
舒缓轻盈的舞蹈:慢舞
节奏很快、强劲有力的舞蹈:劲舞
体态轻盈的舞蹈:掌中舞 掌上儛 掌上舞
妖艳的舞蹈:艳舞
优美的舞蹈:妙舞(清歌~)
 柔和的舞蹈:曼舞(轻歌~)
美好的乐舞:丽舞
美妙的舞蹈:赵舞
舞蹈的样子:跹(跹跹) 婆然 娑盘 婆娑 轩轩 便姗
 长袖舞动的样子:飒纚
 舞时盘旋的样子:蹩躠
 醉舞不休的样子:傞傞(屡舞~)
(以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表现的艺术形式:舞蹈)

另见:歌舞 舞衣 吟咏 艺术 术人 旋转

☚ 舞蹈   跳舞 ☛
文舞

文舞

周代分用于郊庙朝飨的雅舞为文舞、武舞两大类。相传黄帝的《云门》、尧的《大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在西周初年经过整理制定的六代舞中属文舞。隋时也有文舞,用64人,并有《文舞歌》。唐初太常少卿祖孝孙定乐,称《治康》。也用64人,每人左手执龠,右手持雉尾做的道具翟(di),头戴用黑色丝织品做的委貌冠,身穿黑衣,衣袖宽大,绛领、白袴,腰系革带,着皮靴,舞队前有二人执纛旗引导。文舞多用于祭祀时的初献,朝拜太庙时亦用文舞。

☚ 大曲   武舞 ☛
文舞

文舞

周代分用于郊庙朝飨的雅舞为文舞、武舞两大类。相传黄帝的《云门》、尧的《大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在西周初年经过整理制定的六代舞中属文舞。隋时也有文舞,用64人,并有《文舞歌》。唐初太常少卿祖孝孙定乐,称《治康》。也用64人,每人左手执龠,右手持雉尾做的道具翟(di),头戴用黑色丝织品做的委貌冠,身穿黑衣,衣袖宽大,绛领、白袴,腰系革带,着皮靴,舞队前有二人执纛旗引导。文舞多用于祭祀时的初献,朝拜太庙时亦用文舞。

☚ 大曲   武舞 ☛
文舞

017 文舞

见20016 “乐舞”条。

☚ 乐舞   武舞 ☛
文舞

文舞

周代宫廷乐舞的一种。舞者手执各种乐器(龠)、或鸟羽 (翟) 而舞,动作轻柔高雅,故称文舞。据陈旸《乐书·乐舞》称“古者帝王之于天下,入则揖逊,出则征诛,其义一也,然以文得之者必先乎文”,黄帝、尧、舜、禹等人都是以文德服天下的,故他们的乐舞都是文舞。如 “云门大卷”、“大章”、“大韶”、“大夏”等。

☚ 人舞   武舞 ☛
000037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