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颅脑x线检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颅脑X线检查

颅脑X线检查

头颅平片 头颅平片是颅脑疾病X线检查的基本方法之一,简便安全,常能反映一些病理变化。头颅平片常规的有侧位和后前位。侧位片是从侧面观察头颅的形态,可清晰看到蝶鞍和前、中、后颅窝,还可看到颅腔内有无钙化斑和头颅大小、形态等。后前位片从正面观察头颅的形态,可看到两侧对称的内耳道、岩锥、眼眶和颅骨形态。头颅平片都要求端正标准,不能歪斜。必要时,还可摄反侧位和前后位。
非常规头颅摄影,为头颅特殊位置,有额枕位即汤氏位,观察后颅窝的内耳道、岩锥、枕骨和枕大孔;颅底位即颏顶位,观察颅底骨结构,尤其中颅窝的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更佳;眼眶位即柯氏位,显示眼眶、蝶骨大小翼、眶上裂和蝶鞍的正面影象;45°后前斜位即斯氏位,显示内耳道、岩锥和内耳的结构;颅骨切线位,可显示颅骨切线观,分辨病变来自颅骨内板、外板或板障,尤其适合观察颅骨外隆或内陷的病变;此外还有视神经孔位、颈静脉孔位和舌下神经孔位,专门观察这些特殊孔道。
观察头颅平片,先要熟识头颅的正常X线解剖,如颅骨骨板的形态,正常脉管迹影、脑回压迹和蛛网膜粒压迹的形态,蝶鞍的正侧面影,颅缝的形态,正常各种孔道的形态和大小,颅内生理钙化的正常位置(图1、2),都有助于颅脑疾病的诊断。
颅脑疾病的X线表现:颅内占位病变,多会引起颅内压增高。头颅平片的颅压增高征象,主要有蝶鞍吸收扩大、颅缝分离和脑回压迹增多。由于颅压增高需要一定时间后才能在颅骨上表现,因此,阴性并不能除外颅压增高存在。部份颅内肿瘤,常出现病理钙化(如颅咽管瘤、胶质瘤和松果腺瘤),可呈斑点状或弧线状,常提示肿瘤的位置。颅内肿瘤还会引起邻近颅骨的破坏、增生和变形,有时根据这些变化可给肿瘤定位或定性,如鞍区肿瘤,可从蝶鞍的形态改变,来确定鞍内、鞍旁、鞍上或侵蚀性病变。如听神经瘤可引起内耳道扩大和破坏。脑膜瘤可引起颅骨局部增生、变形和脉管迹影增粗。此外,颅脑外伤,可观察颅骨骨折。颅脑发育异常,可见颅腔大小和颅骨形态变化。但还有不少颅内病变,头颅平片可无所发现,常需进一步检查。
气脑造影 气脑造影是将气体注入颅内脑脊液的通路中,使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显影的方法。根据注气量的多少,可分为大剂量气脑造影和小剂量定向气脑造影。
适应证:
❶脑退行性萎缩病变。
❷颅内占位性病变,尤以鞍区和后颅窝病变为宜,亦可使用于有轻度颅内压增高而无阳性定位体征者。
❸颅脑损伤和颅内炎症的后遗症。
❹颅脑先天性畸形。
❺立体导向性手术的定位造影。
禁忌证:
❶严重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前驱症状者。
❷进行性视力减退或近乎失明者,气脑造影可能促使视力丧失。
❸颅内急性出血。
❹颅内急性炎症或穿刺部位炎症感染。
❺作脑室心房或脑室静脉分流术者。
术前准备: 造影前晚服镇静药,造影前6小时禁食。术前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60~100ml,有颅内压增高者,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脱水减压。重症病人宜将造影安排在手术前1天或手术当天,或先作好颅骨钻孔,以便减压引流。儿童和不能合作的病人,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
造影方法:病人取坐位,头前倾15°,经腰穿注气,气体可顺利进入脑室系统。头位后仰气体则进入脑底诸池。小剂量定向气脑造影,一般不放脑脊液(尤其在颅内压增高者),注气速度每分钟1~2ml,达8ml后,可摄侧位片观察气体是否进入颅内和脑室内,亦可在电视屏监视下注气和摄片。注气总量以25ml为宜,不超过30ml。大剂量气脑造影,一般施行于无颅内压增高者,先放出脑脊液后注气体,作等量气液交换,每次5~10ml,总量可达60~80ml,摄常规后前、前后、左侧位、右侧位片,也可根据病变部位作特殊位置摄片。
反应与并发症处理: 气体注入蛛网膜下腔,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等反应,较重时应停止注气,并针刺合谷、内关、太冲等穴位以减轻反应。个别病人出现脉细、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平卧给氧,或注射咖啡因,可拉明、新福林及50%葡萄糖液等。病人在造影后数天内,仍可有头痛、头昏、恶心或体温轻度上升等,一般无需治疗,取头低脚高位休息,反应可自行消失。
气脑造影的显像: 气体充盈脑室和脑池后,正常人可显示透明隔、第三、四脑室和大脑导水管居中,两侧的侧脑室和脑池呈对称形态(图3)。气脑造影的病变表现: 脑室和脑池扩大,常见于脑脊液通路阻塞,也见于脑的萎缩性病变; 脑室和脑池的移位和变形,常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一侧的占位病变,可使居中的透明隔、第三脑室、大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移向对侧; 占位病变突入脑室、脑池内,可在脑室或脑池内形成充盈缺损。


图3 小剂量定向气脑造影后前位


脑室造影 脑室造影是把造影剂直接注入脑室,使脑室系统显影的方法,可分脑室气造影、脑室碘苯酯造影和脑室水溶造影剂造影。
适应证:
❶颅内压增高,有脑疝前驱症状,不宜作气脑造影者。
❷中线和后颅窝占位性病变。
❸各种原因的阻塞性脑积水。
禁忌证:
❶颅内炎症性病变,或头皮感染。
❷未明确出血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❸颅内高压伴视力极度减退者。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例,脑室气造影应慎重考虑。
术前准备: 与气脑造影相仿,但必须作好颅骨钻孔,或作好开颅手术准备。含碘造影剂须作过敏试验。
造影方法: 先行侧脑室穿刺,穿刺部位常在前角,经眼眶、囟门或颅骨钻孔均可。脑室气造影,放出脑脊液,徐徐注入空气,使气液交换分次缓慢进行,可转动头位使脑脊液尽量交换出来。脑室气造影摄片,应转动头位使气体充盈到病变所在处,或临床怀疑的部位,一般作前后、后前、相应的水平侧位或特殊位置摄片。
脑室碘苯酯造影 造影剂为碘苯酯,适用于检查中线和后颅窝占位病变。一般病人取坐位头前屈,于前角注入碘苯酯3ml,使碘苯酯先停留于前角,然后慢慢抬头,使造影剂沿前角底流经室间孔、第三脑室、大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有条件者可在电视屏监视下进行,发现病变立即作正侧位摄片。
脑室水溶造影剂造影 造影剂为60%抗锐(Conray)、60%阿米培克(Amipaque)等,此法方便,已基本取代脑室气造影和脑室碘苯酯造影。经脑室穿刺或插入导管至前角或室间孔附近,先注空气3~5ml,观察是否在脑室内,然后取造影剂4~5ml,用等量脑脊液稀释后注入。变动头位使造影剂流经脑室间孔、第三脑室、大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摄正位和水平侧位片,亦可在电视屏监视下,发现病变立即摄片。
反应与并发症处理: 脑室气造影反应和气脑相仿,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危象。造影后应及时放出脑脊液和气体,宜立即进行手术或脑室引流。脑室碘苯酯造影后,碘苯酯如长期遗留在颅内,可引起异物反应。水溶性造影剂漏入蛛网膜下腔,少数病人有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须及时对症处理。
脑室造影的表现与诊断原则和气脑造影相仿,不再赘述。
脑池造影 脑池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使脑池显影,常用的造影剂有气体、碘苯酯或水溶造影剂。
适应证:
❶后颅窝和鞍区脑外占位病变。
❷脑的退行性萎缩病变。
❸颅脑先天畸形。
禁忌证: 和气脑造影同。
术前准备: 和气脑造影同。
造影方法: 脑池气造影是气脑造影检查内容之一。头位过屈前倾,气体易充盈小脑延髓池,小脑脑沟和四叠体池等。头位伸直后仰,气体易充盈桥池、脚间池、交叉池和终板池等。气体还可向两侧充盈环池、桥脑小脑池和大脑表面脑沟,一侧脑池不充盈,可置该侧于高位注气,轻轻摇动头部使气体弥散充盈。
脑池碘苯酯造影 大都限于后颅窝。经腰穿注入造影剂9~12ml,平卧控制头位和体位,使后颅窝脑池充盈,应避免使造影剂进入中颅窝而不易倒出。造影后把碘苯酯倒至腰段,经腰穿抽出。用小剂量碘苯酯(1ml左右),充盈内耳道,可检出管内型小听神经瘤。
水溶造影剂脑池造影 一般水溶造影剂由于毒性,都不能用于脑池造影,只有非离子化阿米培克可作脑池造影,自腰穿注170mg I/ml、5~6ml控制头位使脑池充盈。
上述各种脑池造影,一般都摄正侧位片,必要时摄特殊位置或体层摄影。反应和并发症处理见气脑和脑室造影。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将含碘水溶造影剂注入颈动脉或椎动脉,使血管系统显影,目前由于造影方法和造影剂的不断改进,其应用范围已十分广泛。
适应证:
❶颅内血管性病变。
❷颅内肿瘤及其它颅内占位性病变。
❸颅脑外伤,疑有颅内血肿。
禁忌证:
❶对造影剂或麻醉剂过敏者。
❷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术前准备: 作造影剂和麻醉剂的过敏试验。疑有出血倾向者,应先检查出血和凝血时间。儿童和不合作病员应作全身麻醉,准备造影剂(常用60%泛影葡胺)和造影用具。
造影方法: 颈动脉脑血管造影,头位过伸仰卧,常规消毒皮肤及覆巾,局麻下于胸锁关节上4~5cm,胸锁乳突肌内缘,颈动脉搏动明显处进针穿刺颈总动脉。以60%泛影葡胺10ml快速注入,当注到最后3ml时立即摄片,6秒钟内连续摄片数张。侧位片应有动脉、微血管和静脉期,正位应有动脉和静脉期,必要时可增加摄片数目。造影剂总量不宜超过60ml。椎动脉经皮穿刺,于颈椎5、6横突孔处刺入,方法同前,摄侧位和额枕位。
选择性脑血管造影 一般用穿刺股动脉插管造影术,将导管前端弯曲成不同形态,插入钢丝导芯使导管前端变直,可迅速进入主动脉,抽去导芯使导管前端恢复曲度,以便于插入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或椎动脉,立即注射造影剂摄片。还可进一步把更细的导管插入上述动脉的分支,称超选择性血管造影。近来还发展成治疗性血管造影,即血管栓塞形成术,治疗血管性病变和肿瘤,恶性肿瘤可通过导管作区域性化疗。
静脉窦造影 一般采用脑血管造影延迟摄片 (6~8秒后),增加造影剂用量及压迫颈静脉可使显影更满意。此外,还有静脉窦穿刺法、经颈静脉导管法和颅骨板障静脉注射法等。
脑血管造影的新技术:通过照相或电子技术,减去造影片上的骨胳影,称减影法;利用体层装置可作脑血管体层摄影;应用微焦点或超微焦点的球管,可作脑血管放大摄影。
反应与并发症处理: 随着造影剂和造影技术的改进,严重反应与并发症已很罕见。颈部穿刺后血肿,应及时处理,较大血肿可压迫气管,须切开清除。此外,还有癫痫、失语、偏瘫等症状,经吸氧和对症处理,大都可以恢复。
脑血管造影的表现: 正常人的脑血管形态,分布自如,有一定规律可循(图3、4)。病理性表现,血管性病变在脑


图1 头颅后侧位
1.矢状缝 2.眼眶 3.蛛网膜粒压迹 4.人字缝5.内耳道


图2 头颅侧位
1. 颅板 2.颅缝 3.脑膜中动脉沟 4.板障静脉 5.松果腺钙化 6.蝶鞍 7.乙状窦


图3 正常颈动脉脑血管造影侧位


图4 正常椎动脉脑血管造影侧位

血管造影片上,可显示血管形态异常,如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窦动静脉瘘和脑血管阻塞等; 颅内占位病变,可显示脑血管包绕、移位、垫起抬高和无血管区征象,根据脑血管的改变定出颅内占位病变的部位。此外出现新生异常血管和血循环变化,可判断脑肿瘤的性质。
☚ 神经X线检查   脊髓X线检查 ☛
000116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