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颅内转移瘤及侵入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颅内转移瘤及侵入瘤

颅内转移瘤及侵入瘤

颅内转移瘤是指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者,侵入瘤是指邻近组织的肿瘤直接侵入颅内者,两者共占全部颅内肿瘤的3~10%,男稍多于女,从老年到儿童均可发生,但以40~60岁多见,约占60%以上。肿瘤来源: 男性以肺癌最多,女性以乳癌最多; 其他为泌尿系、消化系、皮肤、子宫、卵巢、前列腺、甲状腺和骨胳等处肿瘤; 癌瘤比肉瘤多见。约30%病人找不到原发灶。侵入瘤大多为鼻咽癌、中耳癌、原发瘤。向脑部转移的途径有:
❶经动脉如来自肺部、乳腺、消化道、肾脏及皮肤等处的颅内结节型转移瘤;
❷经淋巴系统周围神经鞘膜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转移至脑膜及脑表面。这种转移途径极少见。
❸经静脉,个别肿瘤可能经椎静脉系统转移到颅内。
脑内的转移瘤多为结节型,约2/3为多发,1/3为单发。瘤位于脑皮质及皮质下,约70~80%位于幕上,多见于顶枕部,可能与肿瘤栓子较易落入大脑中动脉的末梢分支有关,瘤结节多呈球形,单发者常较大,多发者则较小,紫红色、灰褐色或灰白色,质地不一,较脆软。切面中呈颗粒状,有时瘤内发生坏死,形成假性囊肿,含有液化坏死组织。肿瘤境界清楚,四周脑组织水肿明显。镜检示: 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常沿血管周围间隙侵入软化、坏死的不正常脑组织中。转移瘤的组织形态与原发瘤相似,但如原发瘤细胞分化较低,则转移瘤可与颅内原发的胶质瘤不易区别。前者瘤细胞核仁清楚,染色质呈网状,而胶质瘤的染色质常不清楚,核仁亦不明显,常可以此鉴别。
弥散浸润型转移瘤较少,见于肿瘤沿脑膜种植者,有时与结节型同时存在,病变范围常较广泛,受累的软膜、蛛网膜及硬膜普遍增厚,脑表面有散在瘤结节,神经根上有时亦有瘤结节。镜检可见瘤细胞在脑膜内广泛浸润,亦称为脑膜转移瘤。
转移瘤大多发病较急,病程很短,自发病到症状明显平均3~6月,很少有超过1年者。颅内压增高症状占80~90%,且出现较早,发展较快,头痛、恶心、呕吐常较明显。90%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其中伴有出血者约50~60%。头颅X线片改变可不明显,精神障碍亦常见,约见于80%病人,表现为淡漠、幻觉、性格改变、智能减退等。约1/4病人在颅压增高症状之前出现局灶症状。幕上者主要为额顶部损害症状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局限性抽搐等者约占幕上转移癌的30%。幕下者主要为小脑、脑干及颅神经损害的表现。多发肿瘤,可渐次出现多发病灶症状。另外有原发瘤的症状,血沉增快及恶液质等。少数病人脑脊液中可检出瘤细胞。中年以上患者,病程短而进展快,有颅内占位表现者,要考虑颅内转移瘤的可能性,如发现原发癌或既往有癌肿史,有助于确诊。颅内转移癌发病方式多样化,有类似脑膜脑炎、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中毒性脑病等,注意这些特点,方不致误诊、漏诊。头颅X线摄片可见病灶区颅骨骨质破坏。脑血管造影有时可见肿瘤的病理血管团。CT脑扫描对颅内转移癌的确诊与定位都有帮助,并能鉴别出是多发还是单发。单发性转移瘤可采用手术切除,原则上应在原发灶切除后再进行,以杜绝肿瘤栓子继续发生,如病人已有颅内压增高,则常需先切除转移瘤以后再切除原发灶。多发性肿瘤一般不宜手术,但如其中有较大瘤结节,也可考虑手术以暂时缓解症状。弥散浸润肿瘤一般无手术指征,偶需行减压手术。不论手术与否,皆需注意改善全身状况,防止合并症,同时积极采用放射、化学药物、免疫等综合治疗。预后一般不佳,多数病人在1~2年内死亡,个别病人可存活数年至十多年。非手术治疗的病例,预后尤差。

☚ 脑脂肪瘤   颈静脉球瘤 ☛
000109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