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湖南体育概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湖南体育概况

湖南体育概况

光绪三十年(1904),长沙继岳州之后,正式开为商埠,进入湖南的“洋人”日增,西方体育中的田径、球类等项目逐渐传入湖南。民国十一年(1922)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学校的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正式宣布废除兵操。自此,一些著名的公、私立中等学校,不惜重金从省外延聘体育界名流任教,组训田径、游泳、球类等项目的代表队,开展校际比赛和参加上级运动会。在学校体育的影响下,长沙、衡阳等城市的银行、邮电、新闻等部门,开始组训篮球、排球等项目的代表队,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在引入西方近代体育的同时,湖南的传统体育始终以其活泼多样、集健身与娱乐于一体,以及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民间广为流传。从而形成了西方近代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1951年9月,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湖南省分会; 1953年7月,成立湖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 地(市)、县体育运动委员会也相继建立,为发展湖南体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50年代,遵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广泛推行广播体操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总人口的8.3%。竞技运动也开始起步,相继成立了湖南篮球、排球、体操队,从1962年起,群众体育在“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下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逐步提高。1965年省运动队增至500余人。培养后备人才的业余体校,1966年发展到54所,参训学员达3000余人。70年代中期,湖南农村体育和职工体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竞技运动因恢复训练较早,女子体操、射击、羽毛球、举重等部分项目的技术水平提高较快,跻身全国先进行列。1983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湖南运动员得3枚金牌,总成绩排在全国第25位,下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点。1984年底,湖南省体委领导班子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深入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手抓金牌,一手抓建设”,“以竞技体育为中心,一手抓科学,一手抓管理,全面振兴湖南体育”的指导思想,突出战略重点,确立“女、小、轻、巧、水”发展竞技体育的五字方针。在项目设置、人员编制、经费设施等方面均向竞技体育的重点倾斜。90年代初,在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向奥运会靠拢的原则下,进一步增大了奥运会项目和人员编制比例,逐步显示出湖南竞技体育项目的优势。并制定以每届全运会为目标划分战略阶段,以奥运会、亚运会和国内综合大赛为战役,分步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几次历史性突破。1987年在第六届全运会上,湖南团体总分上升到第十二位,进步幅度列全国第二; 1992年在25届奥运会上,取得金牌零的突破; 1993年在第七届全运会上列金牌总数第九,进入全国十强。1995年,全省体委系统有固定和合同制职工4571人; 体委系统的体育场,馆、游泳池馆分别为21、37、73个; 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1807次; 参加全国比赛获金、银、铜牌为30.5、39、16枚; 参加国际比赛获金、银、铜牌分别为18、9、10枚。

☚ 综述   湖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 ☛
000062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