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产院
湖南最早的公立产科专科医院。成立于民国23年(1934) 9月,院址设长沙市西牌楼25号,隶属于省民政厅。当时有职工15人,无病床,院长李瑞麟(女)。该院任务是: “普及长沙市的助产事业,并总管全省各县的妇婴卫生指导工作。” (见民国25年《湖南年鉴》第7篇)9月20日开业,仅开放门诊及外出接生。民国25年(1936) 3月,设产床10张,收产妇住院分娩,并开展产后访视、儿童健康检查、妇婴卫生宣传等工作。民国27年 (1938) 11月,长沙“文夕”大火,医院被焚,迁入福湘中学内,改名为难民产科医院。日本侵略军侵犯长沙时,仅携10余名难民弃婴,随湘雅医院的一部迁至沅陵县继续开业。民国28年 (1939) 6月,设分院于耒阳,鲁爱德医师任院长。民国29年 (1940),迁到沅陵的院本部撤销,耒阳分院并入湖南省立中正医院。民国25年(1936)秋季,李瑞麟在该院创办了湖南第一所官办产科高级助产职业学校。该院还创办了 《湖南产院月刊》 (后改为《产育月刊》),主要刊载该院业务活动、长沙地区妇婴卫生情况及学术论文、新法接生常识等。